改革开放与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e_y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它给中国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它必然会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影响,促使其不断发展。通过对这个题目的研究,笔者想着重分析一下改革开放如何影响中国政治文化,提出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有一些理论及现实指导意义的见解。 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阐述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政治文化的概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然后重点从解构改革开放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入手展开分析论证;最后从几个方面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一点管窥之见。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政治文化进行了概述。政治文化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对于政治系统及政治生活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它包括政治认知、政治评价和政治选择三个基本要素,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历史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政治文化的发展是指政治文化的世俗化。第二部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新发展。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中国政治文化日益世俗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民主体意识增强;公民民主法制观念增强;公民的政治心态日趋理性化;政治文化发展视角逐步开放。 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改革开放如何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这是本文写作的重点,在这部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新之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凸现了利益主体并使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市场经济为培育现代政治文化意识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二)政治体制改革对中国政治文<WP=4>化发展的影响:党内民主的加强强化了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信念;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培养了人们的民主制度意识与参与意识;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培养了公民的权利与法制意识。(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事业的不断进步对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思想理论建设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教育科学文化及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四)对外开放对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对外开放促使中国政治文化融入世界文明发展潮流;对外开放促使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适应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要求。第四部分阐述了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为民主文化。我们要发展民主文化,从政治文化本身来讲,有以下几个途径:客观评估传统政治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政治文化;培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政治意识、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调解社会政治心理;实现政治再社会化。
其他文献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导致个体明显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这一现象,其实质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的非生化(行为)成瘾。现在,大学生活已经离不开因特网,但部分大学生对
本文以长沙市为研究区域,对比国内外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状况,分析了长沙市体育场馆现状,指出了长沙市体育场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合理开发长沙市体育场馆的对策和措
现代社会是人力资源竞争的社会,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企业公认的难题。其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就是如何充分发挥好薪酬的激励作用,做好人的激励工作。持续发展的成功企
将针状焦(NC)进行不同HTTmax(最高热处理温度)的热处理,用密度、XRD图谱和激光Raman图谱来表征热处理后NC试样的微观结构。运用恒电流充、放电实验和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实验来检测
《白鲸》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文学列维坦。小说以其主题的多重性,象征的复杂性,以及暗示的朦胧性成为众多文论家一试身手的试金石。然而,尽管观点迥异,评价不一,渗透于作品中浓郁
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通常被用来描述以诗歌为歌词进行创作,并配以键盘伴奏的独唱歌曲。这种歌曲形式诞生于十八世纪中期,既而迅速成为流行。正如我们今天所认识到的,艺术歌
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美国出现了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挽救美国经济,1933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改革,这些具有资本主
<正>《老友》专家门诊:我近两年来眼睛模糊,眼前经常出现黑彩浮动,当地医院检查患有玻璃体混浊和轻度白内障。服药不见好转,现日渐严重。请问我应如何治疗?樟树市·余××
对云南会泽驾车乡黑颈鹤进行了连续3年野外观察,对黑颈鹤分布、种群数量、家庭组成等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表明,驾车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对比2015年数量,2016年下降
界定生态信息内涵,并从生态信息内涵角度入手,揭示符合生态信息属性的五大特点:公平性、生态性、效用性、真实性、知识性。在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引入物理学势能、动能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