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5年,以存量规划为主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双修”理念被正式提出,形成了我国在转型阶段新的城市治理模式。同时,由于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张与交通运输形式多元化等原因,作为特殊存量空间的废弃铁路及其附属用地数量逐年增加。并因铁路工业用地政策及跨尺度大的形态特殊性,其已成为城市中长期闲置且难以动摇的“历史因素”,导致空间割裂、肌理破碎。铁路线性形态特殊性及自身连续性决定了其在连接和引导周边功能区,影响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存量规划为主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双修”理念被正式提出,形成了我国在转型阶段新的城市治理模式。同时,由于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张与交通运输形式多元化等原因,作为特殊存量空间的废弃铁路及其附属用地数量逐年增加。并因铁路工业用地政策及跨尺度大的形态特殊性,其已成为城市中长期闲置且难以动摇的“历史因素”,导致空间割裂、肌理破碎。铁路线性形态特殊性及自身连续性决定了其在连接和引导周边功能区,影响区域城市系统运作上具有先天优势。因此,针对大城市建成区废弃铁路的价值认知、更新策略、实施模式,及如何充分利用景观功能使废弃铁路与周边公共空间有机缝合,是目前城市更新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对城市更新与废弃铁路的演化关系进行梳理,并明确“城市双修”理念内涵与模式,将其引入废弃铁路更新改造实践进行评析,拓宽与延伸其适用性的同时表明废弃铁路景观更新与“城市双修”具有双向驱动功能。其次,以西安市大量存在的目前未受大众关注、遗存保护状况不佳但极具再利用价值的废弃铁路为调研对象。总结出废弃铁路具有割裂空间结构、阻碍城市交通、生态景观破碎、文化传承衰落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从网络系统织补、自然生态修复、延续场所精神、组织模式构建四个方面探讨更新策略。采用网络系统织补策略以整体格局入手,结合铁路串联城市功能区,使其成为区域各要素或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媒介。自然生态修复策略是在遵循生态的自身更新规律基础上对场地进行最小干预,促进该地区的生态循环,逐步与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延续场所精神策略是在坚持场地特质、尊重原有空间结构逻辑的基础上对遗存进行新陈代谢式的拆除、改造、重置和整合从而激活潜质促动废弃铁路更新。最后本文根据所提出“双修”策略运用于西安市红旗厂专线废弃铁路更新改造实践,以期为引导废弃铁路价值重构及周边区域城市更新提供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新时期背景下,通过对劳动教育提高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状况和途径进行了研究、总结,并通过具体措施验证其可行性及有效性.
研究旨在建立测定不同乳制品中ADP、ATP、c GMP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试验用5%高氯酸溶液超声辅助提取,磷酸盐-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C18反向色谱柱分离后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二磷酸腺苷(ADP)、三磷酸腺苷(ATP)、环磷酸鸟苷(c GMP)3种磷酸腺苷及关联化合物在15min内实现了较好分离,定量限均为1mg/kg,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磷酸腺苷及关联化合物添加量为5
目的 调查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自我同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368例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同情量表(SC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自我同情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同情量表总得分为(70.60±4.82)分。SSRS总分和3个维度得分与患者的SC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学实践与尝试,探索引导中职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方法,以帮助中职学生领会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
“老龄化问题”一直是我国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如何很好的解决老龄化问题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养老、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占到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老龄化问题。本文以贵州省P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P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全面阐述了当下该制度在P县发展的状况,发现受经济发展、思想认识等因素的限制,存在自主参保缴费意识不高
<正>一1998年迪斯尼公司取材中国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木兰替父从军",并对其进行"美国化"改编,制作成迪斯尼第36部动漫电影Mulan。迪斯尼认为木兰从军"与美国女性的反叛精神十分吻合",[2]再加上影片神秘的东方色彩、幽默诙谐的演出与优美的音乐、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电脑技术的完美结合,使Mulan自1998年6月在全美首映创下1.2亿美元的票房后,在全球更是创下高达3亿美元的票房高峰。但相较之下
劳动教育与生物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参加劳动的积极性。生物学科知识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学生可以依据有效的方法,理解具体的概念,尤其是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知识,将生物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劳动教育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本文从劳动教育入手,对高中生物教学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融入科学劳动观,有助于立德树人教学理念,以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在生物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渗透科学劳动教育,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学生对劳动的认知,促进学生建立科学的劳动观念。本文首先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科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科学劳动观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