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矿冶炼、电解、电镀、化工等工业每年都要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水。这些废水毒性大,通过食物链直接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电絮凝法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采用电絮凝法对废水中Cu(Ⅱ)、Cr(Ⅵ)的去除进行试验研究。以含Cu(Ⅱ)、Cr(Ⅵ)的废水为处理对象,分别考察了进水pH值、电解时间、电流强度、溶液初始浓度、NaCl投加量、曝气和离子共存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Ⅱ)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00mg/L,pH值为6、电解时间为20min、电流强度为4A、NaCl投加量为0.2g/L、曝气量为0.1m3/h时,Cu(Ⅱ)的去除率为99.9%。当Cr(Ⅵ)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00mg/L,pH值为6、电解时间为30min、电流强度为4A、NaCl投加量为0.2g/L,曝气量为0.1m3/h时,Cr(Ⅵ)的去除率为99.9%。根据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综合考虑Cu(Ⅱ)、Cr(Ⅵ)去除率和能耗指标,选取电解时间、电流强度和初始浓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出电絮凝法去除Cu(Ⅱ)、Cr(Ⅵ)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去除Cu(Ⅱ)最优条件为,Cu(Ⅱ)初始浓度为20mg/L,电流3A,电解时间30min,此时Cu(Ⅱ)去除率为99.9%,能耗为0.2252kWh/mg。去除Cr(Ⅵ)最优条件为,Cr(Ⅵ)初始浓度为40mg/L,电流4A,电解时间30min,此时Cr(Ⅵ)去除率为99.9%,能耗为0.3003kWh/mg。对实际电镀废水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电镀废水中Cu(Ⅱ)、C(rⅥ)的去除率趋势与试验配水基本一致,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9.5%和99.7%,均可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根据电絮凝法处理Cu(Ⅱ)、Cr(Ⅵ)废水试验结果,对电絮凝法去除重金属废水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