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精准诊疗已成为是乳腺癌领域发展的热点。精确的掌握患者的分子分型特征是精准诊疗的必要前提。要了解患者的分子分型,检测从肿瘤组织获取的DNA或RNA是“金标准”。然而,这种方法具有侵入性同时检测结果受肿瘤异质性的影响。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肿瘤细胞释放进入血液的一类无细胞DNA,其中带有与患者所携带的肿
【基金项目】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医工融合项目”(编号:2019CDYGZD006); 重庆市人社局项目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创新支持计划(编号:cx201801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精准诊疗已成为是乳腺癌领域发展的热点。精确的掌握患者的分子分型特征是精准诊疗的必要前提。要了解患者的分子分型,检测从肿瘤组织获取的DNA或RNA是“金标准”。然而,这种方法具有侵入性同时检测结果受肿瘤异质性的影响。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是肿瘤细胞释放进入血液的一类无细胞DNA,其中带有与患者所携带的肿瘤一致的遗传学改变。与肿瘤组织相比ctDNA更易获得,同时不受肿瘤异质性影响。在乳腺癌患者中,约35%出现了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hosphatidylinositol-4,5-bisphosphate 3-kinase catalytic subunit alpha,PIK3CA)基因的激活突变。其中,80%~90%的突变是E542K、E545K、H1047L和H1047R突变,发生这些突变的患者对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或抗激素药物不敏感。因此,检测PIK3CA E542K突变的ctDNA能极大推动乳腺癌精准诊疗的发展。ctDNA含量极低,半衰期极短。传统的ctDNA检测技术主要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和二代测序方法,这两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但是检测成本较高同时耗时较长。近年来,电化学传感器陆续被开发用于检测ctDNA,这一方法在保证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但这一方法在检测过程中,依赖于ctDNA的自由扩散,导致检测时间依然较长。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能与PIK3CA E542K突变ctDNA特异性结合的探针,设计了叉指金电极芯片作为传感芯片,并基于交流电动力学电容传感技术构建了生物传感器,探索对PIK3CA E542K突变ctDNA的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检测,进行了以下研究:(1)研究通过金硫键将5’端修饰硫醇的ctDNA识别探针固定到叉指金电极芯片表面的方法,实现了对PIK3CA E542K突变ctDNA的灵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PIK3CA E542K突变ctDN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 fM~10 pM,检测限为5.90 fM,检测时间为60 s,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2)研究通过酰胺键将5’端修饰氨基的探针固定到叉指金电极芯片表面的自组装膜上的方法,实现了对PIK3CA E542K突变ctDNA的灵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对PIK3CA E542K突变ctDN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 fM~10 pM,检测限为1.94 fM,检测时间为60 s,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
其他文献
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生活垃圾填埋气因其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潜质,成为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热点。生活垃圾填埋气中的能量通过内燃机、发电机组等电力设备转化为电能实现再利用,能有效缓解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的发生。硅氧烷作为填埋气中的微量成分,对填埋气的利用造成了极大的妨碍。在填埋气的燃烧过程中,硅氧烷会被转化为硅酸盐和微晶石英,沉积在火花塞、气缸、叶轮
电镀、冶金等行业产生的含氰废水中含有的大量金属-氰络合物,是造成含氰废水难以有效处理的关键因素。金属-氰络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往往难以采用传统的化学技术进行去除。吸附法因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生物炭作为一种高效吸附材料,对环境中多种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但污染物的实际去除效果与吸附剂类型、污染物特征、以及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研究表明,纯生物炭材料对于阴离
页岩气是国家的重要能源战略,重庆是其规划化开采的主战场之一。水力压裂是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采的重要技术,但其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页岩气开采返排水(以下简称返排水)。返排水中既包含压裂过程中添加的抗菌剂、表面活性剂、减阻剂等上百种化学物质,又包含地层岩石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具有高盐、高COD、多种污染物共存等突出特点。返排水可通过泄露和外溢、非有效处理或直接排放等多种方式进
血压是反映人体心血管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血压值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无创血压监测设备大多需要气囊对患者肢体产生压力,长期佩戴会造成患者的不适感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产生影响。同时,此类设备测量的“连续”血压值实际上依然是离散不连续的,会因此丢失掉部分血压信息,不利于临床诊断和防治。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课题组提出的无创连续血压监测模型应用需求,本
目前中国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排在所有癌症首位,因此对于肺癌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肺癌包含多种组织亚型,每个类别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以准确及时的分类是系统治疗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临床上,病理组织检查是鉴别肺癌亚型的金标准,但这种侵入性诊断方法不适用于某些病人,而且成本较高、费时费力。因此本文在肺癌分型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癌亚型分类系统,旨在减轻医生工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的基础,也是构建“无废城市”必须解决的核心任务。生活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与以往混合生活垃圾相比,其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升高,更易引发臭味滋扰。目前厨余垃圾在社区收集装置中的恶臭释放特征尚不明确、恶臭因子产生机制不明、缺乏恶臭控制项目名单。本文通过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模拟产臭,分析了厨余垃圾存放阶段的恶臭释放特征,识别了主要恶臭因子。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探究了微生物产生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机物的难降解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基于原位生产·OH的电-Fenton技术是处理垃圾渗滤液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其实际应用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处理前后需要投加大量的酸性、碱性试剂,另一方面污染物去除效能低。本文将阳极氧化和电类-Fenton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在垃圾渗滤液自然p H条件下,同时有效去除有机物、氨氮的目的。粒子
三苯基锡(TPT)是一种有机锡化合物,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被广泛用作农业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杀虫剂和防污涂料中的杀菌剂。主要通过船体泄露、降雨径流等途径进入水生态环境中,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产生毒性作用。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水环境中TPT污染既有点源(工业废水排放、船舶防污油漆沥析等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国,其产量占世界电解锰产量的98.5%。电解锰渣是碳酸锰矿硫酸浸出后在过滤器中残留的固体废物。近几十年来,我国每年排放的电解锰渣约1000万吨,全国存储堆积的电解锰渣已经累计1.5亿吨。不完善的电解锰渣处理方式以及自然雨水冲刷和渗滤作用,导致电解锰渣中大量可溶性Mn(Ⅱ)渗出使周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同时,电解锰渣堆积产生的渗滤液成分复杂,锰和氨氮含量严重超标,钙镁离
脑卒中后约80%的患者遗留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其中,手功能运动障碍的康复对于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手是人类最为复杂的运动器官,所以手功能障碍的康复也极具复杂性与挑战性。相关研究表明,神经肌肉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在传统的电刺激康复训练中常采用表面肌电信号作为电刺激闭环控制的生理参数,但肌电信号会受到电刺激的干扰。相比之下,肌音信号具有抗电磁干扰强、易于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