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反应耦合工艺制备微藻生物柴油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w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能源战略的调整,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性地位的确立,生物柴油作为典型的清洁再生能源,近年来成为各国新能源领域高新技术竞争的热点,超临界酯交换工艺具有绿色、简单、高产、高效等优势,然而工艺成本较高。为此,本文以超临界酯交换工艺为技术背景,从设备、原料以及工艺角度降低制备成本。从设备角度,改进固定床反应器填料,考察填料种类及反应影响因素,同时,对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进行研究;从原料角度,以高附加值金藻以及廉价小球微藻为原料;从工艺角度,利用超临界CO2萃取耦合超临界酯交换技术,确定耦合工艺控制步骤和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耦合工艺进行强化;利用超临界甲醇萃取耦合酯交换工艺原位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响应面法对工艺进行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改进固定床反应器,优化超临界连续化酯交换工艺。分别选用玻璃珠、玻璃弹簧、θ环等填料,研究不同填料种类及尺寸对工艺的强化效果。研究发现,在相同停留时间条件下,以θ环为填料时甲酯产率及产量均最高,稳定时间最短,当温度为350℃、压力22 MPa、醇油摩尔比42:1、醇油进料流量分别为0.20 mL/min、0.109 mL/min时,反应30min系统达到稳定,产率可达90.27%,重复使用60 h,产率没有明显变化。(2)为深入探讨超临界酯交换过程机理,为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对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行为进行研究。以θ环固定床反应器实验数据为基础,得到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拟合出活化能为54.13 kJ/mol。通过热力学计算,确定了醇油混合物临界参数及醇油纯物质溶解度参数。(3)以金藻为原料,对超临界萃取耦合超临界酯交换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优化匹配萃取动力学及反应动力学,得到最佳耦合工艺为:颗粒尺寸为40目、萃取温度60℃、系统压力18-20 MPa、CO2流量为0.5 L/min、正己烷流量0.4 mL/min、反应温度340℃、醇油摩尔比84:1,系统稳定后产率为56.31%。分别以稀硫酸和少量磷酸钾为催化剂强化耦合工艺,当硫酸甲醇浓度及磷酸钾用量分别为0.3%和2g(占反应器体积6.2%)反应温度仅为250℃时,甲酯产率分别为61.86%和75.44%。(4)以小球微藻为原料,对超临界萃取耦合超临界酯交换反应原位酯交换工艺进行探究,通过响应面法研究反应温度、醇藻比、反应时间及相互间交互作用对产率的影响,并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为267.49℃、反应时间50.72 min、醇藻比(v/wt)为9.91:1,最高产率为76%。
其他文献
<正>2016年3月11日21:05,330 kV响泉变1120响长线乙母刀闸(隔离开关)触头扯弧,引发A、B相间故障,造成110 kV母线差动BP-2B保护动作,1100、1102、1112、1114、1116、1120、112
对2002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日照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PM10(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资料和对应时段的日照市地面气象资料做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污染物PM10变化特征及其
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国在国际产业转移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一方面,中国仍然是世界最重要的投资地,FDI流入规模大且基本保持稳定,
【正】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零年,在日本通产省的主持下,日本最大的五家计算机公司(富士通、日本电气、日立、东芝和三菱电机)组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以下简称
叠氮聚醚类推进剂因其具备优异的能量特性,而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叠氮推进剂由于含有大量的增塑剂与固体颗粒填料,导致药柱力学性能不佳,是阻碍其型号应用的一个棘
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邮政局从观念、机制、市场和模式四个维度入手,积极探索函件专业的转型发展之路,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共实现函件业务收入2920万元,其中新型业务收入284
随着第三方城市物流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不断的更新,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变的日益激烈。然而伴随着发展的同时,城市生态环境的破环,交通状况的恶化,以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正>4月23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二届十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会长邓朴方,中国残联副主席、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