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2型糖尿病相关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如提前出现的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已经使大量人口的健康受到损害。所以,深入地了解2型糖尿病的病因,预防其发生发展或于诊断后予以合理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胰岛素作用不足伴有分泌功能的下降,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它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已经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的缺陷有关。胰岛素起作用首先是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而后激发细胞内的胰岛素信号的级连反应,包括胰岛素受体的磷酸化和下游靶分子的序列活化,如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PKB,Akt)等。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IRS-1及其他转导因子的遗传因素和后天变化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 2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的蛋白的表达及活性变化 目的 许多研究显示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是和2型糖尿病相联系的重要缺陷之一,发生全身胰岛素抵抗的分子基础仍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研究已经显示了2型糖尿病人骨骼肌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转运活性的降低。所以了解在胰岛素靶组织控制葡萄糖转运的机制对于寻找重建2型糖尿病人血糖平衡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在调节胰岛素的代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