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局部坐标系转换和刚度等效分析膜结构褶皱的新方法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张力结构形式,它是以膜材料为张拉主体,与支撑构件或拉索构件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由于膜材本身的抗压和抗弯刚度很弱,在外荷载作用下,膜面很容易产生褶皱。理论上,褶皱单元在其褶皱方向的应力为零,但是在膜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时褶皱单元在褶皱方向的应力往往会表现为压应力,这与膜材的实际受力情况不符。因此计算时正确的模拟膜结构的褶皱行为,深入探讨褶皱时膜单元的实际受力情况和褶皱发展的规律,对膜结构的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文在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膜结构褶皱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然后在这些已有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膜结构褶皱处理的新方法,即通过坐标系转换和刚度等效分析膜结构褶皱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先转置褶皱单元的局部坐标系到其主应力方向,然后用主应力等效原则获得新局部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最后在局部坐标系和单元的主应力方向重合的条件下调整单元刚度矩阵以达到褶皱处理的目的。文中对该方法的推导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在与有限元软件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并说明了编制新方法电算程序的具体步骤。 其次,本文结合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Strand7及其开发程序Strand7API,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转置局部坐标系的等效刚度法处理膜结构褶皱的通用程序。并以两个典型的膜结构形式为实例,验证了新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算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个典型膜结构的褶皱出现顺序、褶皱单元的分布规律、褶皱处理后的主应力的分布情况和结构变形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最后,本文系统总结了在褶皱处理的研究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对本文新方法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对今后膜结构褶皱处理的研究方向作出了试探性的预测和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物高度的不断突破,巨型结构体系广泛地应用于超高层建筑结构。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结构体系是一种新的巨型结构,它具有巨型斜交网格结构体系刚度大、主要以轴力形
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及土压力的性状进行了计算方法的研究;系统分析了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分析了施工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跨工业厂房、候机大厅、会展中心、剧院、体育场馆等大型工业、公共建筑不断涌现,大跨空间钢结构得到了前
钻孔冲洗是钻井过程的重要组成环节,钻孔冲洗液在孔内的循环的主要作用是清除岩屑、冷却钻头、润滑碎岩工具和孔内钻具以及维护孔壁。采用传统的钻探工艺,都必须消耗人量水。
在整个斜拉桥体系中,主塔是一个重要的支撑构件,桥梁的活载和恒载通过主塔传递到下部的塔墩和基础。因此,为了保证主塔在整个桥梁施工过程中一直处于安全状态,同时保证索塔在
有限元由于具有精度良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目前已有很多大型、通用、功能强大的商业有限元软件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多
高山峡谷区发生的高速远程滑坡通常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强大的摧毁力,造成严重的地质灾难。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值模拟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