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柱)芳烃组装的石墨烯设计合成及分子识别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eed_wee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发展能够在复杂生物样品中具有高灵敏识别性能的化学传感器已成为一项挑战性任务。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和电子特性使其在构建灵敏的电化学和荧光传感器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能。但由于理想的石墨烯片层之间存在范德华作用力,难以分散的特点,限制了石墨烯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对石墨烯的功能化可以调控其表面结构、电子能级和化学性质,可以实现石墨烯基材的多元化应用。杯(柱)芳烃分子,作为超分子主体,具有独特的主-客体包结能力和分子识别能力,以及易于化学修饰等特点,为化学修饰和构建高灵敏的石墨烯化学传感器提供了可能性。基于此,本论文旨在设计合成具有偶联位点的杯(柱)芳烃分子,将其进一步的固定到石墨烯表面,得到具有分子识别性能的杯(柱)芳烃修饰的石墨烯传感器。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杯(柱)芳烃分子,不仅可以改善石墨烯的性质,还可以将分子水平上的主-客体识别作用通过石墨烯独特的光、电信号表现出来,使其在电化学和荧光传感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简述了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独特的结构和光电性质,以及功能化的石墨烯传感器在电化学和荧光传感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杯芳烃分子和新型杯芳烃分子(柱芳烃)独特的结构和分子识别性能,为构建高选择性的石墨烯生物探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子平台,并由此提出了本论文工作的研究思路。2.设计合成双芘杯[4]芳烃,通过π-π堆积的方式固定到石墨烯表面,得到了双芘杯[4]修饰的石墨烯传感器。该传感器不仅能够在血清溶液中对西维因的高灵敏检测(检测限可以达到inM水平),还可实现对西维因宏观可视的润湿性响应。3.设计合成R-扁桃酸杯[4]芳烃,通过点击反应修饰到石墨烯表面,得到了能够在血清溶液中高灵敏手性识别氨基醇的传感器(检测限可以达到nM水平)。更重要的是,在此石墨烯界面上,可实现对氨基醇对映体的宏观可视的手性润湿性响应。4.设计合成了 β-环糊精修饰的石墨烯手性传感器,同时在溶液相和细胞内实现氨基酸对映体手性识别。这种新型的手性石墨烯探针可应用于细胞内手性成像和细胞内手性氨基酸追踪等。5.设计合成了磺化杯[6]修饰的石墨烯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同时实现在溶液相和细胞内对肉碱的荧光增强型检测。6.设计合成了肼基柱[5]芳烃分子,通过形成酰胺键的方式固定到石墨烯表面,得到可实现在细胞内和裸鼠体内对百草枯分子检测的荧光增强型的生物传感器。7.设计合成了萘基-柱[5]芳烃修饰的石墨烯对精氨酸润湿性响应界面,通过对精氨酸选择性络合,可实现Hela细胞在石墨烯界面的粘附性调控。
其他文献
一、引言图1所示的工件一般有以下几种加工工艺方案:1、铣削法安装在专用夹具内,在铣床上对外缘齿形进行铣削加工。2、冲裁整修法用普通冲裁法对外缘齿形留有一定余量地进行
会议
通过控制聚合过程中表面活化剂油酸和油胺的摩尔比合成尺寸和形状可控的FePt纳米颗粒的方法。在改进的Fe(CO)5的分解和Pt(acac)2的还原聚合过程中,n(油胺):n(油酸)=2:2产生了均一球状
近年来,我国科技政策密集出台,力度不断加大,科研项目、科技人才、科研经费等松绑放权已经做到了"应放尽放"、"能放尽放",但让这些政策落地生根,真正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水平
会议
就世界范围来说,现代公司法最突出的特点之·便是以董事的权利义务为中心,而董事的权利义务则集中反映为董事的信义义务。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对董事违反信义义务赔偿责任的
广州流花湖公园建于1958年,占地54.430km~2,湖水面积占60%,绿化占陆地面积88%。现址相传是晋代芝兰湖,是广州最大的人工湖公园,除蓄水防洪功能外,是集游览、娱乐、休憩功能为
会议
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会使产品的使用性能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安全隐患。随着用户和生产企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产品进行在线缺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
会议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建设现代化和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追求的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历程,就是探索和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从"四个现代化"到"小
会议
交通运输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至关重要,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约有12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上千万
本文对美国空军多域指挥控制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多域指挥控制概念中的2个关键需求,辨析了多域指挥控制与联合指挥控制的区别;从概念制定、技术开发和人才基础3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