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前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趋于年轻化,需要寻找新的临床指标来提高预测心血管风险的准确度,从而减轻社会负担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 UA)、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胱抑素C (Cystatin, CysC)水平变化,分析三者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它们在冠心病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象来源于2013年10月-2014年05月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42例。冠心病患者入选标准:冠状动脉造影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阳性冠心病。将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按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制定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n=4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n=42),急性心肌梗死组(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n=58),另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选取健康体检者112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院当日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并于冠脉造影前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健康对照组均在检查当天收集一般情况和采集血样。采用奥林巴斯270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尿酸、前白蛋白、胱抑素C浓度,并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冠脉病变程度用Gensini冠脉病变积分来评价。比较冠心病各组与对照组血清尿酸、前白蛋白、胱抑素C水平差异;分析三者相互关系以及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合并高血压情况、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BG、TC、TG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CHD组患者的总的血清UA、CysC水平及SAP组、UAP组、AMI组各组患者的血清UA、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PA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D患者血清UA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PA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UAP组、AMI组患者的血清UA水平高于SAP组(P<0.05)、PA水平低于SAP组(P<0.05),AMI组患者的血清UA水平高于UAP组(P<0.05)、PA水平低于UAP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AP组患者的CysC水平高于SAP组(P<0.05),但AMI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显著低于SAP组和UAP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SAP、UAP组患者血清UA与PA、CysC之间无明显线性相关性,AMI组患者血清PA与CysC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UA与PA呈显著负相关(P<0.05),CysC与UA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可作为冠心病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的运用,增加了对学生自主管理,文章运用“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的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选课走班”教学视角下对院校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进行解读和分析,了解其模式的优越性,并在着眼实际基础上得到启发,以求我国院校“选课走班”教学的更好开展。为其提供很好地启发和教育借鉴意义。  关键词:“选课走班”;自主管理;教学模式;目标  选课走班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面临着“
摘 要:班主任是小学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教学人物,其在班级中承担的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班主任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沟通交流机会最多,也是对班级学生整体情况了解最清晰透彻的人。进行科学、有效、全面的班级管理,让小学生自发地融入班集体并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对其未来学习与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创新思维与实践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实践;措
摘 要:感恩教育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对待他人要有一种感激之情。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进行品德教育要从小开始做起。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性格、品质都是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像一张白纸一样,至于孩子在这张纸上书写什么样的人生,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之外,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根据幼儿的感恩教学实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