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也是世界上专业运动员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如何缓解专业运动员社会流动的困境,不仅仅关系运动员个人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更关系到中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可持续与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等核心问题。本研究以近年来市场转型下体育产业发展为背景,将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理论引入专业田径运动员领域,旨在关注竞技体育背后专业运动员的生存与发展,研究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的社会流动和地位获得。本文以深入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为主,并结合问卷调查法进行描述统计。以运动生涯的起点、半专业化时期、专业运动队时期和退役-职业转换期为重要阶段来分析运动员社会流动的过程,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原生家庭多为社会中下层,专业运动从业经历为来自社会中下层以及在教育资源和教育领域没有竞争优势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向上社会流动的渠道。(2)影响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的社会流动的结构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体育产业迅速发展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大流动空间。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对运动员的社会流动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体育资源分配的权力正在逐渐弱化,只有少部分优秀运动员退役后享受国家政策安置,自主择业已成为运动员退役安置的最主要方式;市场体制转型下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体育市场的初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的社会流动带来更大空间,我国部分专业田径退役运动员开始在市场中进行体育创业或从事体能、体育健身、培训以及赛事服务等行业。(3)影响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的个体性因素主要包括成绩资本因素、教育资本因素以及社会资本因素等。成绩资本是影响运动员从“入行”到退役再就业整个运动生涯社会流动的根本因素,也直接关系运动员退役后能否得到国家政策安置就业;市场体制下,以真实文化水平和人脉资源为体现的教育资本和社会资本逐渐成为影响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后在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此外,运动伤病因素直接影响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成绩资本的获得,是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退役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接导致运动员向下的社会流动主要因素之一。(4)就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的特点而言,田径项目市场转化力较低,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相较其它项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具备明显优势;运动员掌握生存技能单一,社会关系薄弱且同质化程度高以及真实文化水平与文凭不匹配导致我国退役专业田径运动员大多只能在体育系统内择业,跨行业流动壁垒高,社会流动局限性强;部分金字塔顶端的优秀运动员获得来自国家与市场的双重资源,底层运动员既无法获得来自国家的保障,也缺少在体育市场获取工作机会的能力,导致社会流动两极化加剧,产生“马太效应”;竞技体育高淘汰率以及运动员高伤病率导致社会流动高风险性。针对我国专业田径运动员社会流动的困境和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保障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效果;实行人性化管理,促进专业运动员在队期间全面发展;科学训练减少运动伤病,建立更为全面细化的医疗保险体系;围绕体育产业发展,加强对退役运动员的引导和培训;国家对于运动员的保障政策应更多关注普通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