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且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且目前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资料表明,多种因素参与PE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免疫失调被认为是PE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研究报道,PE患者的母胎界面处M1型巨噬细胞过度活化,而M2型转化不足。间充质干细胞(MSC)能调控多种免疫细胞包括调控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我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发现PE患者蜕膜MSC中miRNAs异常表达,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s包括高表达的miR-494;还发现正常蜕膜MSC移植可通过抑制TNF-0a的分泌改善PE样模型小鼠的症状。这些结果提示母胎界面高表达miR-494的MSC可能影响巨噬细胞的类型转化,进而导致PE的发病。可是miR-494如何影响MSC对巨噬细胞调控的机制不清楚。更值得关注的是,己报道LPS能诱导PE样小鼠模型,而姜黄素具有明确的抑制炎症和调节免疫的功能,是一种无毒、安全的中药单体。但姜黄素对PE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资料不足。可见,利用LPS诱导的PE样小鼠模型探讨姜黄素对PE的疗效及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研究基于临床PE患者的MSC和PE样小鼠模型,探索了miR-494调控MSC影响PE发病的机制,并分析了姜黄素对PE样模型小鼠的疗效。1、MiR-494调控MSC影响巨噬细胞分化参与PE发病首先我们检测了转染miR-494后MSC中miR-494的表达水平、MSC的形态和表面抗原。其次我们用转染了 miR-494的MSC培养上清与LPS共同处理巨噬细胞系RAW264.7,检测了与巨噬细胞类型相关的标志分子。我们进一步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了转染miR-494对MSC表达环氧化酶2(COX2)和分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同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技术检测了miR-494与COX2 3’非翻译区(3’UTR)的靶向性。最后我们检测了正常孕妇和PE患者蜕膜组织中HIF-1α和TGF-β3的表达情况,用TGF-β3刺激MSC并检测其对MSC调节巨噬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表达miR-494不影响MSC的基本性状,但是高表达miR-494的MSC培养上清对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调节能力较弱。高表达miR-494从基因和蛋白水平都能抑制MSC表达COX2,降低培养上清中PGE2的含量,并且miR-494与COX2的3’UTR区存在直接靶向性。与正常孕妇的蜕膜组织相比,TGF-β3在PE患者的蜕膜组织中表达较高,TGF-β3刺激MSC可以上调miR-494的表达,下调COX2的表达,减少PGE2的分泌,并且TGF-β3处理后的MSC培养上清对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调节能力较弱。因此我们认为PE患者蜕膜组织中高表达的TGF-β3能刺激蜕膜MSC高表达miR-494,进而影响MSC对母胎界面处巨噬细胞转化的调控,参与PE的发病。本研究从母胎界面处免疫失调的角度解释了 PE可能的发病机制。2、基于LPS诱导的PE样小鼠模型,证明姜黄素具有预防PE的作用我们参考已报道的建模方法建立了 PE样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给姜黄素预防组和只给姜黄素组。对于模型组和给姜黄素预防组,在gd13.5至gd16.5期间,连续每天尾静脉注射LPS,注射剂量在gd13.5为1Oμg/kg,接下来三天均为40Ong/kg。对于给姜黄素预防组和只给姜黄素组,在gd0.5至gd16.5期间,连续每天灌胃给予姜黄素,剂量为100mg/kg。在gd17.5时处死孕鼠,评估孕鼠及胎仔的生化和体征变化,用组织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肾脏和胎盘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的方法检测胎盘中趋化因子和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孕鼠及胎仔的生化和体征方面有明显的PE样症状,肾脏组织结构发生病理变化,胎盘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增多。给姜黄素预防可以明显缓解模型小鼠PE样症状,并且不影响小鼠的正常妊娠。此外还发现给姜黄素预防可以降低胎盘中一些趋化因子的表达,减少巨噬细胞向胎盘的浸润和炎性因子的表达。因此姜黄素预防可以缓解PE症状,这可能是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向胎盘的浸润实现的。本研究为使用姜黄素预防PE发病提供了依据。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PE患者蜕膜组织中高表达的TGF-β3刺激蜕膜MSC高表达miR-494,影响MSC调控巨噬细胞向M2型转化的能力,导致母胎界面处免疫失衡和PE的发病。另外发现姜黄素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向胎盘浸润,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缓解PE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