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广昌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白莲生产种植基地,白莲作为广昌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广昌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白莲种植区的植保工作相对薄弱,导致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白莲主要害虫斜纹夜蛾和莲缢管蚜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广昌白莲虫害问题,开展白莲害虫调查工作刻不容缓,尤其是白莲的主要害虫斜纹夜蛾和莲缢管蚜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在2018-2020年以广昌县白莲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及实验,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广昌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白莲生产种植基地,白莲作为广昌县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广昌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白莲种植区的植保工作相对薄弱,导致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白莲主要害虫斜纹夜蛾和莲缢管蚜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广昌白莲虫害问题,开展白莲害虫调查工作刻不容缓,尤其是白莲的主要害虫斜纹夜蛾和莲缢管蚜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在2018-2020年以广昌县白莲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及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人工捕虫法、马氏网捕虫法、粘虫板诱集法和灯诱法对广昌县莲田昆虫进行采集并分类统计,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处理白莲害虫。调查发现白莲虫害共41种,其中鳞翅目19种、鞘翅目14种、双翅目6种、半翅目5种、直翅目3种、基眼目2种,中腹足目1种,蜱螨目1种,垫刃目1种。共得到37条mt DNACOI条形码。初步梳理了广昌地区白莲害虫种类及危害信息,能够通过分子手段实现对广昌地区白莲害虫的快速准确鉴定。2.在室内恒温条件下,研究黑襟毛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种内干扰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黑襟毛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皆符合HollingⅡ反应模型,成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能力要强于幼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强;黑襟毛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对2-3龄莲缢管蚜的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1-4龄幼虫及成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是5.5、6.8、14.7、15.1和22.9头。在种内干扰条件下,猎物密度和捕食空间一定,瓢虫成虫对莲缢管蚜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制约,单头日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E=0.2202P﹣0.722。实验结果表明黑襟毛瓢虫对莲缢管蚜具有较好的控制潜力。3.采用浸虫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广昌县莲田中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的毒力。四唑虫酰胺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毒力效果最好,毒死蜱毒力效果最差,将5种药剂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LC50值)按照大小排序结果为,四唑虫酰胺(14.739mg/L)>硫虫酰胺(21.115mg/L)>茚虫威(72.966mg/L)>阿维菌素(255.616mg/L)>毒死蜱(262.289mg/L)。斜纹夜蛾对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抗性已经大幅提高,推荐使用四唑虫酰胺和硫虫酰胺防治白莲上的斜纹夜蛾。4.在光周期L∶D=14 h∶10 h,恒温26℃下,测试了斜纹夜蛾幼虫取食太空莲36号、太空莲1号、赣莲62号、“满天星”、建选17号、鄂莲4号、鄂莲6号、“红日”、“大洒锦”和广昌百叶莲叶片的生长发育和营养效应参数。实验表明斜纹夜蛾取食不同品种莲叶片对其蛹重、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各项营养效应参数均有显著影响。与取食其它的莲品种比较,取食“满天星”莲叶片的斜纹夜蛾长势最好,其蛹重最大、发育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相对生长率、相对消耗率、近似消化率和食物利用率营养效应参数均最高;而取食传统品种广昌百叶莲的斜纹夜蛾长势最差,以上各项指标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取食其它品种的斜纹夜蛾。斜纹夜蛾的幼虫生长和营养利用效率受莲品种显著影响;广昌百叶莲是对斜纹夜蛾相对抗性最强的的寄主植物。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不断进步,功率放大器(简称PA)的线性度越来越成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提高PA的工作效率,使PA工作于接近饱和区(非线性区),当PA工作在非线性状态时会产生带外频谱扩展,导致邻道信号干扰,在带内影响传输信号质量,导致传输失真进而增加了误码率等。运用数字预失真(简称DPD)技术解决功放失真问题已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由于不同的PA具有不同的特性,导致P
背景:白血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克隆性干细胞疾病,在这种疾病中,自我更新的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s,LSC)被认为是启动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来破坏癌细胞的化学疗法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是癌症治疗中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其中,白血病干细胞的存在是导致白血病多药耐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无线通信在信息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道均衡是保证无线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热点。常模算法(Constant Modulus Algorithm,CMA)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无需训练序列等优点,在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过在实际的无线信道中存在Alpha稳定分布噪声,导致传统的常模算法在这类噪声中的性能会严重下降。为提高盲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进步,传感器的需求也在逐年提升。为了应对复杂环境中的传感,需要研发低成本、易于制备,抗干扰能力强的传感器。近年来基于氢气的清洁能源得到重视和发展,因此氢气传感器需求广泛。由于传感器由敏感材料及其信号调制电路组成。因此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氢气传感器的研究,第二部分为传感器电路的设计。虽然钯-基氢气传感器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金属钯吸收氢气引起的体积膨胀导致钯颗粒的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红外探测技术形成的空中和地面的全方位、全天候侦察对战场上的军事目标造成巨大的威胁,红外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迫在眉睫,尤其是自适应红外隐身技术。目前,以电致变发射率材料为核心的自适应红外隐身系统在昼夜温差大的场所无法满足应用要求,相比而言,以电致变温材料为核心单元的自适应红外隐身系统则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采用电制冷变温系统为核心的自适应红外隐身技术提供一种新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与养老事业日益融合。老龄化是全球共同的话题,在老年人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已经转变的情况下,独居老人和进入养老院的老人数量日益增加,为了让身体衰弱的老人在室内发生不可预知的意外状况后,能够被及时发现,如何合理地为老年人提供监护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挑战。监护护理人员的缺少,监护模式不合理,监护系统功能不够全面,这些都已不能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当养老监护服
相对于传统电学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具有微型化、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抗腐蚀、结构紧凑等诸多优点。目前,基于通信光纤的近红外光纤传感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以及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而中红外光纤传感器的发展则要落后于近红外光纤传感器的发展,其主要是受限于中红外激光源的研制。近些年,随着量子级联激光器的商业化,中红外光纤传感器在生物化学分子的检测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硫系玻璃光纤作为唯一可覆盖中
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是海水养殖动物的主要致病菌,由该菌引起的刺参“腐皮综合症”具有传染面积大和死亡率高等特点。Ⅲ型分泌系统(T3SS)分泌病原菌重要的毒力因子,这些毒力因子通过T3SS的针状复合物直接输送至宿主细胞内,进而干扰细胞功能和裂解细胞导致宿主发病。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灿烂弧菌分泌系统及其效应因子功能的研究。本研究针对灿烂弧菌T3SS的ATPase及其效应因子
CD3分子是T细胞膜上的重要分化抗原(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和T细胞受体(TCR)构成CD3-TCR复合体,其对免疫信号传导及抗原识别有十分重要的作用。CD3ε是CD3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CD3ε与抗体的结合会对T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效应,因此成为优质的抗体药物靶标。CD3ε的抗体可作为Ⅰ型糖尿病、器官移植排斥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此外,CD3ε双特异性
语音是人与人交流的最重要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语音分离指将目标语音从背景噪声中分离出来,对提高语音质量和感知清晰度具有重要意义,可广泛的应用于移动语音通信,自动语音识别以及助听器设计等领域。近些年,将语音分离看作是监督性学习问题,使用监督模型学习从带噪语音到目标语音的映射,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本文基于监督学习算法,提出使用深层神经网络作为监督学习模型实现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