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单车发展下的城市街道设计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共享单车在日渐拥堵的交通环境中应运而生,它的出现解决了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居民从“站到站”变成“点到点”的出行模式,极大的提供了便利,但是面对以机动车发展为导向的城市街道,骑行难以得到保障,在设计实践中,街道空间和配套设施亟待提升。因此,在共享单车发展的背景下,面对自行车迅猛发展与自行车空间无法得到保障的矛盾,为了使各种交通工具拥有公平的出行环境,本论文以共享单车为切入点,城市街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按四部分进行研究和论述:首先,通过对城市街道以及相关学术成果的研究,从国外和国内两个维度理解城市街道和共享单车的演变历程,以便明确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内容。在对国内外共享单车追根溯源,和对城市街道分类、功能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两者关系,以明确共享单车在街道中的属性和定位,从而探讨共享单车对城市街道在交通和社会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初步归纳在街道中出现的问题,并以美国纽约和上海两个城市的街道设计导则做案例分析,重点研究自行车、慢行空间在街道中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和设计空间要素,学习骑行空间在城市街道中的设计方法,为分析街道空间做铺垫。其次,在确定人性化设计理论和完整街道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前提上,对共享单车使用者和广州中心城区街道进行分析。通过随机抽取样本作问卷调查,来分析共享单车使用者的骑行行为,探究骑行者的行为模式、骑行心理,并按使用者特性、使用习惯和使用后评价三部分归纳骑行特征,从而总结出在共享单车使用过程中城市街道应满足的需求,并将三类骑行模式发生下的空间确定为通行空间、停驻空间和接驳空间,结合实地调研在广州市中心城区中进一步分析三类空间的现状和问题,通过调研总结出骑行下的街道空间应具备的特征。为提出共享单车发展背景下的街道设计策略作铺垫。然后,通过对骑行空间和骑行行为的分析,对广州市中心城区的街道设计逐步提出策略:1)从空间、设施、管理三方面出发,明确设计理念。2)明确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3)基于调研和案例研究,根据对现有街道骑行空间现状分析,列举、对比国外成功设计手法,针对广州市街道设计在空间和设施两方面提出调整策略和改造建议。最后,进一步缩小尺度,以广州市天河区岗顶街道为实证研究,对共享单车发展下的街道提出在设计上具体改造提升的策略,并在管理上探讨更合理可控化的可能性。本文以共享单车作为切入点,通过骑行者的视角了解、设计街道,梳理了共享单车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出共享单车发展下骑行者的行为特征和街道特征,并以骑行下的三类街道空间为分类,初步提出街道设计策略。本文希望唤起相关部门和学者在以机动车为导向的街道发展背景下,重新重视自行车出行问题和街道设计。将城市街道变成公平和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
其他文献
<正>(2005年修订案)一、考察企业成长性与成长速度的异同企业成长理论起源于对大规模生产规律的研究,并广泛涉及企业行为、企业成长、组织结构以及管理等基本内涵。根据企业
会议
社交媒体时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赋予品牌营销新的涵义。文章通过分析社交媒体的特点及其发展,指出了消费者的行为模式从传统的&#39;AIDMA&#39;模式向现代的&#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低氧复氧损伤中线粒体分裂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出生24h内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低氧复氧模型,随机数
肺动脉高压(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作为逐渐得到重视的一大类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重构引起的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2003年美国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本研究自2014年1月起对消化内科实施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对比分析实施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前后1年时间内消化内科护理风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