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d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入,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个阶段对人的心理构建产生深远影响。根据调查,全国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并已引起了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的重视。   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法、数量分析法及经验总结等方法,以及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神农架林区四个乡镇的学校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750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问卷使用的是中国科学院王极盛教授1997年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MSSMHS量表是国内经常在调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使用的一个量表,适用年龄范围为11~20岁。同时,对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学校工作状况,教师心理素质情况,家庭环境等)进行了辅助调查,并结合调研实践,对区域性、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干预策略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在调查样本中神农架林区有338名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占样本总数的 52.82%,神农架林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情况相较湖北其他地区来说不容乐观。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十个指标中的强迫、学习压力、情绪不稳定和焦虑上,根据对性别、年龄、居住方式、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收入等进行差异性检验,可见在不同的背景下,部分指标的异常率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性。   为进一步开展好神农架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工作,建议实施以下干预策略: 首先,林区政府要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给予支持与帮助;其次,林区学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且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最后,要加大家庭与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力度以及建议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
其他文献
犯罪未遂形态作为故意犯罪的一种未完成形态,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犯罪未遂形态有三个特征: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分子意志以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快速发展,国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以及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以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
学位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日起,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便随之产生。它们的出现,不仅对社会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是每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不管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