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文化转向”的影响,翻译研究的范围由原来的纯文本研究逐渐扩大到社会文化背景研究。“文化转向”的代表之一——翻译操纵派主张把翻译研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体系联系起来,在综合的大背景下探求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对译者翻译创作的操纵。本文试图借助这一新视野对比分析理雅各和辜鸿铭翻译的《论语》英译本,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藉此探究相同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对文学翻译过程的制约和操纵作用。同时本文指出由于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具有相对性。全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简单介绍了翻译研究中文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操纵理论的历史及学术背景;第二章详细陈述了以安德烈·勒弗维尔为代表的翻译操纵派提出的操纵译者翻译的三大要素:即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并以此作为本篇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论语》的历史、特点、地位和儒家思想对国内外文化进化的影响;第四章和第五章是这篇论文分析部分的主体,其中第四章引用大量实例,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分别对比理雅各译本和辜鸿铭译本的不同之处,并简单评价了二者各自的优劣;第五章从社会背景、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意识形态和译者的主体性等角度分析导致译文不同的深层原因;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第六章总结前面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阐明意识形态在理雅各和辜鸿铭翻译创作中的约束和操纵作用以及意识形态操纵的相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