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化传播中女性形象的消解与建构——以《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传播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之歌》中林道静是这一时期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以往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文本自身与外部因素的分析上,对其传播载体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小说文本与电影上,忽视了其他媒介文本。   本文立足“十七年”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选取《青春之歌》为研究范本,以主人公林道静为研究对象,探究红色经典中女性形象的消解与建构。   本文以文本为基础,试图立足“十七年”这个特殊的空间,以林道静的在文本、电影、连环画及宣传画中的形象变迁为主要内容,探讨林道静从内部到外部的形象变迁,进而考察“十七年”文学中女性形象消解与建构的特殊性。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小说文本对林道静的呈现:第三部分则从媒介文本(电影、连环画、宣传画)的特点出发,分别用“凯旋式”、“突显”、“战斗”三个关键词进行概括,深入剖析其对林道静在呈现上的差异性及形成原因;第四部分探讨不同媒介对林道静重塑的意义与局限,进一步展开对红色经典中女性形象被重塑的思考;第五部分是结语,主要阐述本文的核心观点:大众心中对林道静以女英雄的形象为主,这离不开媒介文本的消解与建构,他们在政治意识的规训下,逐步地消解了其女性的弱点、成长的阻碍,成为一个纯粹的女性英雄,建构起了大众心目中的偶像与榜样。
其他文献
悲剧新闻报道,即以"悲剧性"客观事实为题材的新闻报道。有关悲剧新闻报道的美学研究,文献记载并不充足。新闻学学科理论体系与美学理论体系之间的学科融合,处于初期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