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1α介导DNA甲基化调控S100B转录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机制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xfl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人们对肝癌发生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多项研究显示,肝癌的发生是由多因素、多步骤、多环节参与的细胞恶性转化过程。肿瘤微环境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转移,促进肝癌发展进程。而缺氧是肿瘤微环境的常见特征之一,在众多癌症病例中普遍存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研究发现,缺氧微环境能够协调基因转录,促进HCC的生长与转移。许多缺氧响应基因已被证实可作为HCC诊断治疗靶标,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多项研究证实,S100钙结合蛋白家族在肿瘤发生、转移、肿瘤微环境调节以及肿瘤预后中具有重要功能。S100家族可被肿瘤缺氧环境诱导异常表达,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此外,表观遗传修饰介导的S100家族转录调控与肿瘤进程密切相关。S100B是S100家族重要成员,在多种癌症中异常表达,与肿瘤转移及治疗后复发有关;可作为多种恶性肿瘤转移标志物。但肝癌中S100B功能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S100B为切入点,探究肝癌中缺氧环境协同DNA甲基化调控S100B表达的分子机制;阐明S100B蛋白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分子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解析肝癌发生机理,以及肝癌治疗新靶点的开发。TCGA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发现,人肝癌组织样本中S100B高表达。细胞实验证实,S100B过表达增强Hep G2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同时,我们发现,细胞缺氧能够诱导S100B高表达,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进一步分析证实,细胞缺氧诱导S100B高表达依赖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随后,双荧光素酶和Ch IP-q PCR实验证实,HIF-1α通过HRE元件与S100B基因启动子直接结合。此外,细胞功能实验证实,肝癌细胞中HIF-1α异常高表达,促进Hep G2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增强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而缺氧亦可通过诱导HIF-1α表达促进肝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进一步验证发现,抑制HIF-1α表达能够显著抑制S100B过表达诱导的细胞生长与转移。综上所述,肿瘤细胞缺氧后,HIF-1α被诱导高表达,进而靶向S100B,导致其转录激活,促进肝癌细胞生长与转移。为了深入探究HIF-1α调控S100B转录激活的分子机制,我们将目标锁定在DNA甲基化。数据库分析显示,肝癌样本中S100B启动子区含有多个Cp G岛,并且其m RNA转录与甲基化负相关。进一步的MSP实验结果显示,缺氧诱导HIF-1α,同时S100B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深入机理探索发现,HIF-1α高表达诱导去甲基化酶TET2(Tet Methylcytosine Dioxygenase 2)表达,并且在S100B启动子区域富集,从而消除S100B启动子甲基化修饰,促进其转录激活。同时,甲基转移酶DNMT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表达降低,协同调节S100B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修饰,调控S100B基因转录。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探讨了S100B蛋白在肝癌生长转移中的功能。将缺氧微环境与表观遗传进行关联分析,揭示在肝癌进程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协同DNA甲基化修饰,共同调控S100B转录激活,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为后续研究多因素协同调控肝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理论基础。该结果也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因子与表观遗传分子靶标治疗肝癌的新策略提供分子基础,同时也有助于肝癌肿瘤转移标志物的开发。
其他文献
日本人非常喜欢“三”这个数字,自古以来就有以“三”来并称名人奇事的文化,认为“三”这个数字具有独特的魔力和灵气。《杂学·日本“三”昧》一书由加濑清志先生与畑田国男先生合著而成,共分为十一章,主要从自古流传至今的、近年来兴起且将流传下去的、最新创造且今后会被熟知的,三个方面向读者介绍日本人对“三”的使用。对于人们了解日本的数字文化有重要意义。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笔者选取了该书的第三章“以‘三’为喜,江
本文为日本小说家小川糸的作品《狮子的下午茶》的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该作是在作者的母亲患癌后,经过一系列思想斗争后写出的作品,主旨主要表达珍惜当下,珍惜活着的喜悦。本翻译文本出现大量修饰语较多的长文、对话等,如何处理这些长文及对话,使译文既能保留原文的文学性,又能让读者通俗畅读,成为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此报告分为“翻译实践概要”“翻译实践过程”“翻译中的难点及案例分析”共三个部分。第三章的
本次翻译实践笔者选择了平野启一郎的《徒有形式的爱》作为翻译文本。平野启一郎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文艺评论家,他笔耕不断,获奖无数,并在创作后期提出了“分人主义”,《徒有形式的爱》是其“分人主义三部曲”中的一部关于爱情方面的代表作。笔者节选了2013年中央公论新社所出版的《徒有形式的爱》的第1、2章,进行了日译汉的翻译。这两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一场车祸展开,讲述了男女主人公是如何相遇相识的,并为之后故事的
在这次翻译实践中,翻译文本选自《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一书的1935年部分。该书是通过善邻协会会员的回忆,记录蒙古民族和蒙古地区的历史、文化、地质、气候、生物、宗教、文学、艺术、经济等见闻和在该地区的文化侵略活动的回忆录。本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从文本内容、文本特征两方面介绍了翻译对象《善邻协会史—在内蒙古的文化活动》。第二部分介绍了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第三部分介绍了案例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选择了日本作家冲方丁所著的历史小说《华与梦》的第二章的内容作为翻译文本,针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翻译问题撰写而成。冲方丁的历史小说《华与梦》以清少纳言为第一视角讲述了她的生涯以及宫中女性们的故事。华指的是清少纳言和藤原一族的才华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所构成的华美的世界,而梦则是指清少纳言对于完美世界的憧憬和向往。小说第二章讲述了清少纳言进宫的缘由以及初入宫廷的感受,展示了清少纳言对于理
保科孝一是明治后期到昭和时期对日本的国语教育及殖民地的日语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国语学者。他继承了其师上田万年同样的国语理念,从明治三十一年到其逝去为止,一直从事与国语教育和国语政策相关的工作。初期的保科作为上田万年的助手致力于日本国语学的整理工作。明治四十六年,在欧洲积累了先进的国语学知识后回国的保科,将工作重心慢慢转移到国语教育领域。晚年的保科将精力主要放在国语教育领域和国语政策领域。因此,保科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文化交流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文学作品的翻译。它对各国文化以及文学领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是日本女性作家凪良友的长篇小说《流浪的月亮》第二章的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流浪的月亮》讲述的是一个因家庭变故而被寄养在亲戚家的9岁女孩更纱和19岁大学生佐伯文在公园相遇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20世纪末期,日本提出了文化产业战略。为了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日本做了有效的选择,这对日本经济的增长以及影响力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日本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其重要的战略思考有着直接的联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决定了其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方向。因此,对于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研究,可以为新时期我国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次翻译实践所选的脚本是日本作家
村上春树是现代日本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自以处女作《且听风吟》登上文坛以来备受瞩目,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还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的文学奖项,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奇鸟行状录》的完成是村上春树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以此作品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从“超然”向“介入”转变,不再拘泥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开始直面日本历史。1995年,村上凭此作品获得第47届读卖文学奖,并得到评委大江健三郎的褒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日趋密切,使得两国间文学作品的互译出版量逐年攀升。侦探小说作为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其互译量也得到显著提升。随着侦探小说形式的日趋完善,其创作模式越来越贴近大众生活,变得日益多元化。对该类型小说的互译对两国间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为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报告取自俄罗斯著名侦探小说家塔季扬娜·波利亚科娃的现代侦探小说《时间·裁决》。该小说于2017年出版,主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