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互联网金融的迅速产生崛起,正不断影响和冲击着传统金融,重塑着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并日益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新热点。2013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扩张的“元年”,之后,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一轮粗放型扩张,盲目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的扩张,导致其自身经营效率和竞争力水平均不高。2016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合规发展“元年”,其发展重心由粗放扩张转向到保障金融安全、改善经营效率上来。因此,开展有关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研究则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经验效率的研究一方面有利于我国各互联网金融公司判断自身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升自身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制定合理的监管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基于此,本文采用参数型效率测度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简称SFA),对我国境内同花顺互联网金融板块上具有代表性的47家互联网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在生产函数的构造中根据LR检验选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对我国2010-2015年互联网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各样本公司的技术效率值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技术效率值进行数学转换以克服其取值范围的限制,使用两阶段回归法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多元化经营程度和成立时间是影响互联网金融类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公司规模对技术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大。最后从增强人力资本、合理控制经营规模、谨慎开展相关多元化等角度探讨了提高我国互联网金融类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可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