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内相乳液模板法制备有机硅聚苯乙烯多孔材料及应用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材料在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研究领域跨越数学、物理、化学、材料、能源、计算机等纵多学科,其应用涉及建筑、能源、医疗、工业催化、环境各个方面,是半个世纪以来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   印染废水是最难处理的化工废水之一。这些含芳香族化合物的废水未经治理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使昂贵的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大量流失,影响着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资源环境问题。   本论文通过高内相乳液模板法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St/DVB)、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St/DVB/D4vi)体系制备聚合物多孔材料,以硅藻土改性有机硅聚苯乙烯多孔材料,并将所制备的多孔材料用于印染废水吸附处理,净化水质的应用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内相乳液模板法以St/DVB体系制备的聚合物多孔材料,泡孔直径约10μm,毛孔直径约2μm,属于大孔材料范围。以St/DVB/D4vi体系也可制备典型的聚合物多孔材料,对聚合条件进行优选,发现可通过调节D4vi含量改变孔径大小,且D4vi含量为30%,孔径适宜;可通过加入交联剂的方式对孔径与强度进行调整;可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来调节孔互穿程度与孔径分布,当温度=75℃,孔互穿程度与孔径适宜;当引发剂用量为2‰~3‰时,多孔材料宏观孔较少且整体结构较完整;文中通过调节D4vi含量与反应温度来调节孔径大小、分布或孔互穿程度,已成为有效控制聚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的新途径。用硅藻土改性有机硅聚苯乙烯多孔材料,改性后孔边缘变不规整,孔径大小分布较宽。文中St/D4vi体系未能成功得到聚合物多孔结构,尝试使用不同引发剂、提高原料St比例、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等方法仍难以达到目的,分析表明D4vi双键的低活性是导致多孔结构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所制备的多孔材料对罗丹明B(RB)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多孔材料孔径越小、分布越均匀,孔边缘越粗糙,短时间内对RB吸附效果越明显;孔径越大,长时间累积吸附效果越明显。对样D4vi-10吸附实验表明:当RB浓度一定时,随样D4vi-10用量增大,吸附率逐渐增大,在用量为0.25g时吸附达到平衡状态;当样D4vi-10用量一定时,随着RB初始浓度增大,吸附率逐渐增大。以上表明此多孔材料适用于不同的在印染废水处理环境,在吸附领域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磁性纳米粒子在许多领域受到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例如,磁流体、催化、生物医学、磁共振成像、数据存储、环境保护等。然而,磁性纳米粒子化学活性高,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容易
铁基磷酸盐材料由于其安全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作为电池正极材料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然而,由于该类材料的本征电导率较低及离子扩散速度较慢等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本文以LiFePO4F和FePO4两种铁基磷酸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颗粒纳米球形化、纳米Ag粒子表面修饰以及与碳复合构筑碗状结构的方法,改善材料导电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一种与化学诱导沉淀相结合的固相法,合成了具有高纯度的类球型
学位
钒氧簇合物(Polyoxovanadates,简称POVs)是多酸科学研究的重要成员,在化学、生物和医药等众多研究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由于混配型钒氧簇更为多变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更加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基于配位化学的概念和晶体工程自组装的原理,引入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组分,或者丰富多样、性能突出的金属-有机配位单元,制备兼具混配型钒氧簇和有机/金属有机单元等组分优点于一体的杂化化合物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生物油精制的新方法,显著地降低油品腐蚀性,同时提高其稳定性和热值以及产率,从而得到具有更广泛用途的高品质燃油或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生物油是生物质经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