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是创作主体生存体验和内心感受的表达,是一种侧重于抒发个体情感与思想的文学样式。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切入,以二周散文话语方式的差异为中介,考察话语体式与主体精神结构的二元对应关系。文白夹杂、方言俗语并用的个性化语言系统,简炼不失余韵的语体追求,日常生活平凡事的题材表现,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随感漫议的闲谈散文与无结构自由语体即个性语体的创造,是二周在话语体式方面杂色中见出统一之处。而语言格调整体特征上的丰富多变与平实统一,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现代与传统,艺术节奏上的紧张舒缓兼有与以舒缓为主,则是他们散文话语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文的复杂照出人的复杂。二周散文内部各种体式的交叉转变渗透着主体精神结构的复杂变迁。鲁迅的矛盾多来自外界现实斗争中两种力量的取舍,周作人的矛盾则是一个人的战争,体现出一种“次子心态”。二周在生活和创作中的战士情结和名士情结深刻影响了其散文风格的形成。一系列意象的选取生成实质上也是他们各自不同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与生存体验的产物。深厚的杂学根基和自由宽广的接受心态造就了二周强大的认知心理结构从而完成了多元散文体态的构建。个性心理结构的差异又决定了其认知心理结构及散文文体创造中的差别。开放的时代形成二周开放型的接受心态,充分利用了散文文体的自由特质和巨大弹性,实现了各类异质文体的交流互渗,完成了现代散文的革新与创造,从而形成了二周散文文体开放型的大型对话结构,包括散文文体与其它异质文体的对话、作者与自我心灵的内部对话以及二周散文与读者的对话。 二周用现代文体抒写了现代社会中孤独的生存体验及身处过去未来交界处的中间意识。其散文文体的文化意义在于对优秀中外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对科学理性等现代精神的提倡,对个体精神自由宽广的追求,对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思索。二周散文的多元风格代表了人类精神史上两个不同的心灵向度,具有普遍意义。同时,他们的散文中还灌注着主体的精神血脉和思想情怀,是主体精神和心灵历程的全面写生,显示出一种大手笔大气象,开创了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现代化、民族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