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称谓语是语言现象,是社会与文化现象,世界上各族语言的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称谓语系统的特点及其用法是民族心理的一面镜子。不同于很多其他语言,汉语和越南语的亲属称谓语不仅可以用来称呼亲属成员,在言语交际中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语也可用来称呼非亲属成员,而且这种拟亲属称谓非常普遍。在现代汉语及现代越南语中,亲属称谓系统都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研究现代汉语和现代越南语的亲属称谓语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题材,对两种语言的亲属称谓语进行对比研究更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宗族制度使得汉语亲属称谓语系统十分庞杂和精确,越南深受儒家思想、宗法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因而越南语中的亲属称谓语系统也极为庞大复杂。进行对比研究汉越现代亲属称谓语,对研究中越两国在某些方面的历史关系及文化异同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通过对汉语和越南语亲属称谓语的对比研究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两国民族文化,进一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具有的特征。亲属称谓语的研究对于促进语言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对比之前,必须先充分总结分析前人对汉语和越南语称谓语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讨未得到充分研究的问题。这一工作显然有助于汉语和越南语的语言本体研究。汉语和越南语庞大复杂的亲属称谓语系统无疑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不少障碍,给汉越语言学习者、教学者以及翻译工作者造成不可忽视的困扰。汉越亲属称谓语对比研究在加深对语言的认识和文化的了解的同时,可实现其重要的实践价值——消除跨文化交际时因语言、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我们以中越等国语言研究学者即有的理论成果和研究视角为指导,分别对汉、越语现代亲属称谓语系统的比较;汉、越亲属称谓语构词成分特点分析比较;汉、越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现象比较;汉、越亲属称谓语文化内涵上的共性与差异分析以及汉、越语亲属称谓语对比与汉语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描述比较,尽可能全面地展示两种语言亲属称谓语之间各方面的异同,希望此项对比研究工作的成果对中越文化及汉语、越南语教学、研究和翻译实践工作等提供有价值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