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技术作为社会变革及发展的巨大力量,其预定目标与后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别,这就导致了技术双重性论的生成。技术满足人与社会需要是一个实际应用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并不完全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有益的过程,所以技术具有双重性。只有当把技术置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中,满足了人与社会、自然需要技术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通常表现为技术的使用价值。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促进社会的发展,其表现为技术的正效应。基于技术本质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引导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弊端,其主要表现就是技术的负效应。人作为生物个体,与生俱来脑手足等器官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为了使自身变得更加强大,更多技术应用已逐渐渗在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一种决定性力量,所以技术产生双重性效应的每一个原因的背后,都有人的身影。人作为社会个体,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人发明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等以为了更好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但是任何技术发展都有正负双重效应,所有技术进步都有其代价,而其代价需要人类来承担。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改造自然从美化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它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改造自然的同时,由于对于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的毁灭性打击,甚至有可能使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凭借技术占据了地球生物圈的顶峰,技术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技术在依赖自然的同时,也属于人与自然之间形成联系的最大中介。其中技术创造自然生态属于技术双重性中的“善”的属性,在这一过程中从如下三方面展现其创造性,即技术建造了完全生态环境、技术创造利于生命生存环境、技术直接塑造生命本身。同时技术对自然生态也存在破坏性,体现了技术双重性中的“恶”的属性,在这一过程中从如下三方面展现其负效应,首先为破坏其物质存在,其次能够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失衡,最后损坏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