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nbu_jam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信息作为最直观的信息类型,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特别是红外和可见光的图像信息融合,由于红外和可见光各自的成像特性使得它们的图像信息有很好的互补性,能有效地展示和综合图像的特征信息、突出红外目标、增强场景理解等,在医学、军事、监控、搜救等领域具有巨大利用价值。随着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多种融合方法,这些方法可分为三类:替代方法,神经网络方法和多尺度变换方法。然而,这些算法在提取源图像主要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丢失一些细节或是处理速度缓慢影响图像融合效果。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融合算法,将微光条件下的目标更易显现。图像融合分为图像分解、系数融合和图像重构三个部分,本文从图像的分解与重构法和融合规则两方面进行算法改进结合,二者用在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融合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了红外及可见光传感器的成像特性,对微光下红外与可见光进行了系统分析建立了权值模型和图像融合模型,并对图像融合的评价指标及评价依据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探讨。其次,对于红外图像的预处理进行研究,从图像配准、图像平滑降噪和增强目标对比度三个方面,通过实验分析比较,以提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效果,增强融合图像的可观测性。然后,对现有的离散小波变换(DWT)、主成成分分析(PCA)、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融合算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依据这些算法的变换理论,做了仿真试验,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为之后的改进算法提供理论方法和对比数据。最后,提出了两种改进型的融合算法,分析了算法的方法思路,建立模型系统,总结实验步骤,并通过试验效果以及和其他算法的比对,实验结果证明这两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都是有效的,能更有效的保留源图像中的目标信息及空间结构信息,融合图像更为清晰且信息含量更多,从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针对微光下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特点,研究现有算法融合效果,并提出两种改进图像融合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如何控制时滞过程是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对时滞过程经典的控制算法有Smith预估控制、内模控制和预测控制等。其中Smith预估控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为Smit
目前,我国不同区域的能源、环境、经济的发展差异较大,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整体向好,但地区内各区域能源、环境、经济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  节能减排演化系统是一个描述节能
近年来,网络化控制系统(NCS)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应用前景包括移动传感器网络、无人机等诸多领域。由于此类系统中各部分之间通过共享信道传输信息,信号在传输时常受到
本文从能源系统中电力供需问题的研究出发,建立在价格调节动态影响下的一种新型的蛛网模型。新型蛛网模型将原蛛网模型中的价格修正系数用更有现实意义的价格修正函数来代替,以
风能相比于不可再生能源有着很大的优势,随着人们对风能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对风力发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能够准确预测风电系统的发电量和最大限度的捕获风能已经称为研究风力发电系统的两大热点问题。将风电系统的发电量进行准确预测的基础是先将风速进行准确预测,所以本文所研究的三维风场预测主要侧重于风速的预测。根据风电场的历史风速数据采用蚁群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对风速进行提前一个小时短期预测,并将相对百分
复杂系统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复杂系统可通过各种各样的复杂网络来描述。复杂网络是具有复杂拓扑结构和动力学行为的大规模网络,它是由大量节点通过边的相互连接而构
无轴承同步磁阻电机不仅具有同步磁阻电动机重量轻、结构简单和体形小巧等优点,而且还具有磁轴承的优良特性,比如不需润滑、高速度、无机械摩擦、无污染。此外,电机转子上既没有
DNA承载着重要的生命信息和意义,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FM(原子力显微镜)是一重要的纳米操作工具,在DNA操作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AFM是微纳米领域主要的扫
机电系统是飞行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要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动态特性和功率密度。而电机控制器又是机电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机电系统的性能,甚
铜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废杂铜是一种重要的铜资源,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既降低铜矿资源消耗又符合循环利用理念。分拣、切割与冶炼是废杂铜回收利用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