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素质的发展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方面。小学德育导师制作为班主任制的重要补充,在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导师制、德育导师制和小学德育导师制的研究比较丰富,本文从理论角度对其加以整理并阐述了小学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特征、基本职能和实施意义。苏州市吴中区临湖实验小学对德育导师制进行了实践,学校进行了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工作,对导师进行了遴选与职责的明确,同时,建立了工作流程和常规制度。接着,德育导师与受导学生开展工作,并对其实施情况做好记录和总结。德育导师制在该校德育教育中体现出了很强的优越性,有较好的实施成效,但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又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针对这两方面原因,本文尝试提出了相应改进策略。小学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挖掘小学德育工作的特色内涵,实现小学德育的个性化和个体化;有利于深入了解小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化,维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科教师德育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构建和加强小学德育导师队伍的建设,实现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