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我国频现“退保潮”,寿险公司退保率居高不下。在2012年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发文确定要防范的五类风险中,最首要的便是退保风险。退保无论是对保险公司还是投保人都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对保险人来说,会影响保险公司形象和经营稳定性,进而影响其预期利润,更可能带来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对投保人来说,中途退保会使其失去保险保障,影响投保人的长期理财规划甚至生活质量。对退保问题进行研究关键就在于找寻影响退保的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对保单持有人退保行为的作用机理,洞察保单持有人退保的动机,帮助寿险公司找到退保率飙升的症结所在,从而对症下药,尽可能降低退保给寿险公司带来的冲击,这对于维持寿险公司的经营利润和经营稳定性无疑意义重大。同时,从保单持有人以及保险监管机构角度来说,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其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首先,对于保单持有人而言,了解影响退保的各项因素,有助于自己在面临退保选择时明确退保动机,从而更加理性地分析退保的利弊,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因盲目退保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其次,对保险监管机构和相关立法机构而言,只有对退保的影响因素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寻根溯源,找到制度的漏洞,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彻底改变现今问题先行,制度滞后的监管和立法模式,最大限度地避免制度缺陷所带来的寿险经营不稳定性因素。本文并不局限于以往对退保问题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将在对现有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多种方法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文章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对我国寿险退保的总体趋势以及中外资寿险公司退保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选取2000年以后发生的两次投连险集体退保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影响我国寿险退保的宏观因素从公司层面、保单层面以及外部环境层面进行分析。在公司层面,重点分析了公司的险种结构、营销渠道、风险管控能力三大因素对退保的影响。在寿险保单层面,采用保险公司常用的退保率经验分析方法,对不同渠道、不同缴费方式以及不同保单年度的保单退保情况进行分析。在外部环境层面,则重点分析了法律环境、监管环境以及投资环境对退保的影响。第四部分以保单持有人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效用最大化模型,对影响微观个体退保的初始财富值、未来预期收入、个人健康状况、风险厌恶水平、遗产继承对受益人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上述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退保产生影响。第五部分则为如何有效防范退保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分别从公司层面、保单层面以及环境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