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并逐渐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体现在相关审计制度越来越完善,审计要求越来越严格,对查处的问题惩罚力度越来越大等方面。然而在这样的审计大环境下,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数量并没有明显下降,出现了屡审屡犯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本文立足于我国国情,并基于企业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从分析公司治理和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入手,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共同的作用机理。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认为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健全、债务软约束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经济责任审计在现实工作中的实施,并指出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国有资本的所有者主体不明,国有企业责权利划分不清晰,对经营者的显性激励不足以及法律意识不强等。并指出审计方法太过单一,审计内容涵盖内容不够全面,审计时效性不强以及审计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等也是导致经济责任审计不能发挥其作用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从外部环境、基本对策和具体对策三个层次分别探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在外部环境方面,文章主要是通过让债务人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对经营者激励措施要对症下药,要进入机构投资者帮助企业;在基本对策方面,本文以期国企自身主动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并通过政府审计机关全面的审计促使其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内部审计资源。在具体对策方面,本文重点提出通过增加审计内容,完善审计评价体系,以及改进审计方法等方面来对国有企业进行独立于自身的审计工作,指出要通过问责审计报告查出问题的整改结果以及对报告运用结果的公开透明方式,来体现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同时要把社会责任相关的指标也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内容予以体现。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对策分析,笔者希望能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