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住宅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的主要问题为商品住房价格的上涨幅度大大超过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致使一些中低消费人群的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解决中低消费人群的住房问题以及控制商品住房价格的上涨幅度,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进行调控,保障性住房随之发展加速。然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并不是越多越好,其发展应与商品住房市场的发展相适应,达到协调发展,进而促使整个住宅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协调发展的具体思路,即在满足需求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调整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供给比例,进而影响商品住房的价格,取得合理的房价收入比。紧接着以供需理论、效率理论和保障理论作为主要理论支撑,在深入分析了影响住宅市场供给、需求及价格的各种因素后,综合考虑了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之间的互动机理,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定义各变量及判断变量的性质,在建立住宅市场系统因果反馈图的基础上建立了住宅市场系统流图,完成了住宅市场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型构建。随后,以西安市为例,采用2003年相应数值作为变量的初始值,运行已建立的住宅市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2003年-2020年西安市住宅市场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4-2020年的西安市住宅市场发展趋势,并且通过改变首付比例、融资渠道、政府支持程度、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等可控变量进行大量模拟仿真,来确定各个变量的改变对系统中其他变量的影响,最终确定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协调发展时,二者的供给比例为21.88%:78.12%。根据文章的研究结论,提出可以通过合理控制保障性住房供给量、提高政府支持程度与鼓励企业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调控商品住房供给量以及将部分商品住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来促进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