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子加工特点的ERP研究:以“被”字句为例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erine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汉语,这一有别于印欧语的、明显缺乏显性形态句法信息的语言为切入点,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这一具有毫秒级时间分辨率的技术,以汉语中的一类非常规句式(被字句)为研究点,研究了语言理解中句法信息加工和语义信息加工的特点问题,这一特点主要是指它们二者之间的时间进程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此外,文章也考察了句法亚范畴信息的加工和语义信息的加工特点。根据实验结果,文章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首先,相对于正确句中的关键词语来说,三类违反句中的关键词语都诱发了一个大振幅的N400成分,而且,在该成分之前,并没有发现反映句法种类信息加工的ELAN成分,因此,文章认为,汉语句子的加工是从语义信息加工开始的,语义信息加工处于句子加工的领先位置。  其次,除了语义违反句中的关键词语外,其他三类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在加工的晚期都诱发了一个比较明显的P600成分,根据相关的研究结论,该P600成分反映了晚期的句法信息加工。N400-P600的双相波形表明,在汉语中,句法信息加工位于语义信息加工之后,处于句子加工的第二阶段,而且,处于句子加工第一阶段的语义信息加工失败了,句法信息加工依然可以进行。  最后,及物性和语义双重违反句中的关键词语诱发了一个明显的、反映语义信息加工的N400成分,这说明,汉语的句法亚范畴信息的成功加工并不是语义信息加工开始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前者失败了,后者依然可以进行。  最终,跟基于印欧语的研究相比,文章认为,汉语句子的加工特点不同于印欧语句子的加工特点。
其他文献
三必要元素与作物产量形成肥料对作物产量的重要性是大家熟知的,但是矿质元素与作物产量形成的关系究竟怎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营养元素是构成产量的物质基础和代谢调节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