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光学性质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细胞及其内部的血红蛋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仍然有些机制问题没有搞清楚。对此本文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   首先,使用泵浦-探测技术来研究活体红细胞中的氧合血红蛋白的飞秒光动力学过程。在实验中,使用了400nm的单色飞秒泵浦探测技术发现整个光动力学过程由三个弛豫过程构成,其动力学过程弛豫时间分别为200±28fs,3.60±0.14ps和215±21ps,这与在水溶液里的氧合血红蛋白用相同的方法测出来的结果是一致的,这也就意味着光致引起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快过程(小于1ns)在红细胞里和在水溶液里是一致的。这三个弛豫过程分别对应于血红蛋白两个激发态(HbⅠ*和HbⅡ*)到基态的弛豫过程和O2和Hb的快成对复合过程。   其次,在实验中发现用632.8nm激发的拉曼光谱可检测氧合血红蛋白(低自旋)由R态到去氧血红蛋白(高自旋)T态的转变;同时一氧化氮血红蛋白与高铁血红蛋白的自旋态差异也可在拉曼光谱中清楚呈现。632.8nm激发的拉曼光谱可提供直接便利的方法鉴别一氧化氮血红蛋白及高铁血红蛋白这对相互关联的血红蛋白分子。   最后,研究了红细胞被氦氖激光照射的影响。红细胞在激光的照射下容易产生溶血现象。发现在此过程中,关键的因素是激光照射的功率密度,而不是激光照射的总功率。在功率密度为5.41mW/μm2的激光照射下,红细胞在几秒钟内就产生溶血,然而在功率密度为0.52mW/μm2的激光照射下,红细胞的平均承受时间(TD;从开始照射到细胞溶血的时间)为110秒。红细胞的承受时间也具有个体依赖性,这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不同年龄造成的。从不同人身上获得的红细胞样品其平均承受时间也有所不同,这也反映了个体差异。
其他文献
汽车前照灯是汽车照明系统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能有效提高行车安全性。目前,由于汽车灯源种类繁多,设计汽车前照灯的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本文设计的多焦点菲涅尔透镜能适
漂移室是最具代表性的气体探测器,对其进行研究在粒子物理实验、X射线晶体学以及生物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投入使用的漂移室大多采用场丝作阴极、阳极丝作信号读出的单元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实验技术和理论研究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并逐渐深入到了态-态化学反应过程。但随着研究体系自由度的增加,计算
本文分两个部分分别研究了这两类光子材料的光学特性,以高浓度悬浮液在毛细管中制作了胶体光子晶体,测量了其谱带特性,实验发现这种胶体晶体结构是柱对称的,胶体晶体中密排面平行
  本文首先对复杂网络相关领域作了简要综述,给出描述复杂网络结构特性的几个重要几何量的定义;介绍了已见于文献的对网络Ising模型的研究概况,提出网络演化与节点状态相耦合
随着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寻找与合成具有优异性能的有机光学材料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在众多材料中,作为存储材料的偶氮化合物因其优良的光学特性以及热稳定性、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