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特征及瀑布形成演化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123456789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壶口瀑布和十里龙槽景观独特,是世界级地质遗迹,具有国际对比和区域对比地质意义。对壶口瀑布地质遗迹的成因和演化进行科学研究,是地质公园的核心科学问题,对促进河流地貌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壶口地质遗迹的科学研究考虑区域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地质遗迹景观的完整性,将黄河两岸行政管理的人为分割统一起来,揭示黄河壶口区域地质遗迹景观特征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前人研究集中在壶口瀑布的旅游景观特征、旅游资源或地质遗迹评价及开发与保护、旅游管理与发展等方面,对壶口瀑布的溯源侵蚀速度进行测算,对瀑布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定性分析。但是大多采用传统方法,对壶口瀑布成因与演化过程的定量分析不足,对具有自然景观完整性的地质遗迹缺乏整体性研究。本研究做出以下成果:(1)在分析黄河壶口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黄河壶口地质遗迹景观的类型、特征,并进行价值评价。壶口瀑布、十里龙槽为世界级的地质遗迹景观。(2)分别从颜色、形态季节变化、落差变化、侵蚀动能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黄河壶口瀑布的景观特征。(3)黄河壶口瀑布的形成及十里龙槽的形成有4方面条件:水平岩层软硬相间的岩性条件,节理发育的构造条件,携沙流水侵蚀作用和冰凌作用。(4)揭示壶口瀑布的成因机制,测算壶口瀑布溯源侵蚀速率:通过对地形图及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处理,确定壶口瀑布在不同时期所在的具体位置,2004~2010年,壶口瀑布的空间位移量为9.24m,6年间的年位移量为1.42m/a。比较三期数据变化情况,1972~2004年间瀑布平均年位移量较大(2.01m/a),而2004~2010年间瀑布平均年位移量较小(1.42m/a),分析年位移量减小情况可能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致近年降水量偏少,故水力冲刷侵蚀作用减弱;另一种原因是,因跨年份时间间隔较小,在此期间瀑布后壁及周围河床基岩整体节理崩塌现象发生较少,故未显现出大规模后退位移。(5)揭示了壶口瀑布自形成以来4000年间的溯源侵蚀速率变化规律——水量逐渐变小,溯源侵蚀速度逐渐变慢。(6)壶口瀑布已成为世界上溯源侵蚀最大、后退最快的瀑布。目前壶口瀑布正处于青壮年期,今后将会形成缓坡,气势大减,并最终消亡。
其他文献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以晚熟品种葡萄‘魏可’为试验材料,探索潍坊市水木中天土壤调理有限公司生产的土壤调理剂“田蔬宝”的应用效果及方法。结果表明,上年秋季每666.7m2
期刊
本文以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与对手后卫的攻防能力作为研究对象,以各支球队的前五场比赛为研究范围。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
五环单萜吲哚生物碱(±)-Arboridinine包含吲哚啉并6/6/7含氮笼状结构,分子中共有四个手性中心,其中两个全碳季碳,一个三级羟基。生理活性测试表明其对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离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和盐度对壳长为(3.41±0.25)cm的香螺Neptunea cumingii幼螺呼吸和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香螺幼螺耗氧率、排氨率、氧氮比(O
作者以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采用气体牵伸纺丝技术,制备了医用止血纤维。经止血机理及结构的研究,其在外伤止血、护创和手术局部止血方面疗效显著。
妇女以血为本,其生理病理与血有密切关系,故活血祛瘀法在妇科临床的应用颇为广泛.笔者近20年来,使用活血祛瘀法治疗妇女闭经、崩漏、月经先期、脏躁等病证,深感只要辨证得当,
生物的各项生理活动及多种分类性状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蛋白质相关,蛋白质功能由其结构决定。蛋白质的构效关系分析,就是利用计算手段对蛋白质结构与功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蛋
通过叶碟饲养的方法,利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甲氰菊酯和阿维菌素亚致死剂量LC20处理柑橘全爪螨若螨后,对试验种群当代(F0)和后代(F1、F2代)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甲氰菊
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石化等领域需要大量高端装备,钢锭是生产关键零部件的初始材料。钢锭中的热裂缺陷一般存在于钢锭芯部,外观不易发现,探伤也难所及,往往是在后续的加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