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统计分析宁夏2008-2012五年间药品抽验计划及抽验结果,对宁夏药品质量总体状况和水平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重点分析抽验不合格药品,发现其出现的规律、分布特点,为药监部门把握药品监管重点及难点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宁夏2008-2012年宁夏药品抽验数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抽验药品情况,发现抽验药品不合格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宁夏2008-2012年共计划抽验11600批次,777种药品,基本药物目录品种596,占抽验总品种的76.71%;实际共抽验药品12468批次,完成抽验计划的109.3%,不合格1060批次,不合格率8.38%;2008-2011年间抽验总批次基本稳定并有所增加,不合格率逐年递减;2012年共抽验2962批次,不合格率高达17.22%;不合格率经卡方检验得,x2=704.16,p=0.000<0.05,说明各年之间抽验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并进行多组间的两两比较,发现2008、2012年抽验不合格率与其他年份均有差异,其他年份之间无统计学差异。②按被抽样单位性质分为生产单位、经营单位、使用单位、单位不明,不合格率依次是2.17%、10.07%、8.74%、4.14%,不合格率经卡方检验得x2=94.58,p=0.000<0.05,不同单位之间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生产单位不合格率较低,但是2008年的不合格率高达30.0%;经营单位不合格率普遍较高,五年依次是12.68%、8.89%、6.69%、4.82%、19.20%;使用单位的不合格率相对较高,五年依次是8.81%、4.81%、2.97%、3.66%、18.39%,且各年不同单位不合格率均有统计学差异。③按药品经营单位性质,将其分为批发企业、零售连锁店、单体零售店,不合格率依次是4.52%、10.93%、17.27%,不合格率经卡方检验得,x2=146.93,p=0.000<0.05,不同经营单位之间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并进行多组间的两两比较,发现不同经营单位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④按使用单位不同,分为个体诊所、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其他医疗机构,不合格率依次是24.11%、7.77%、6.52%,不合格率经卡方检验知不同使用单位间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发现不同使用单位不合格率两两间均有统计学差异。⑤按药品种类不同,分为化学药品、抗生素、中成药、中药(饮片)材、其他药品,不合格率依次是0.69%、0.34%、0.87%、51.07%、9.09%、0.00%,不合格率经卡方检验知不同种类药品间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并进行多组间两两比较得,中药(饮片)材和原料药与其他各类药品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中药(饮片)材不合格783批次,是抽验不合格药品的73.87%,2008-2012年不合格率依次是50.48%、32.75%、36.09%、42.20%、72.30%。⑥按抽验的形式分为日常监督抽验、三统一基本药物、三统一非基本药物、地产药品抽验、中药(饮片)材、国家评价抽验,五年抽验不合格率依次是6.53%、0.28%、1.24%、0.76%、64.39%、2.04%,经卡方检验得,x2=5654.62,p=0.000<0.05,不同抽验类别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并进行多组间的两两比较得,日常监督抽验、中药(饮片)材三统一基本药物抽验不合格率与其他抽验类别均有统计学差异,地产药品抽验与国家评价抽验也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三统一药品共抽验6036批次,不合格率0.50%。⑦按照药品剂型,分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注射剂、口服液体剂、其他剂型,不合格率依次是0.27%、1.26%、0.94%、1.53%、0.15%、46.13%、0.44%,不合格率经卡方检验知不同剂型间有统计学差异,多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口服液体剂与其他剂型均有统计学差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与片剂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⑧2008-2012年涉及的药品检验标准有《卫生部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中国药典》等31类,《中国药典》2005年版及其增补本共执行5530次,占总检验标准的43.72%,其中2011年涉及药品标准最多,为22类。⑨检验项目有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检查-灰分、水分等,其中全检2779批次,全检率21.97%,不合格343批次,不合格率12.25%,不合格药品中,性状、鉴别、含量测定、检查-总灰分、浸出物项目不合格批次较多,分别占不合格项目54.88%、16.67%、11.06%、6.75%、3.01%。⑩2012年中药饮片专项抽验584批次,不合格423批次,不合格率72.43%。涉及122种药品,不合格率44.26%,全检143批次,全检率24.49%;有10个药品生产企业被列入药品安全监管黑名单,不同被抽样单位的不合格率均高于50.0%;沉香、皂角刺、通草等药品抽验100%不合格,其中地龙、橘红、通草等抽验药品出现同批号不合格,说明该批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之前已存在质量问题。结论宁夏药品质量总体状况良好,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取得成效。但也存在诸如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单体零售药店、个体诊所等不合格率明显偏高;药品标准太多且不统一,致使检验结果无法形成定论;基本药物质量状况喜人,中药(饮片)材不合格率高,其质量状况令人担忧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结合宁夏实际,通过一系列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宁夏药品监督抽验能力,提升监管水平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