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舆情传播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但网络空间在为舆情表达提供便捷时,也因为种种原因存在着舆情失序问题。如何在维护民众表达权的同时,治理好网络舆情空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网络舆情反转是网络舆情空间失序的表现之一,并且在近几年有高发趋势,成为了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将舆论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与具体的舆情反转案例相结合,研究舆情反转形成的模式与机制,再针对具体的模式与机制提出治理网络舆情反转的方法。本文结合舆情反转的定义和现实案例,首先提出了舆情反转形成的基本条件和评判标准,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审视网络舆情反转现象的形成,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本文还从过程维度、动力维度、传播者维度三个角度提出了网络舆情反转形成的三个模式,希望借助模式这一研究方法,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网络舆情反转的形成。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网络舆情反转形成的机制,以期可以更好地认识网络舆情反转内部作用的方式。最后,本文针对研究出的模式与机制提出了网络舆情反转的治理方法。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和网络舆情生态格局为网络舆情反转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条件,网络舆情反转的形成包括反转节点、正反向舆情、媒体报道数量、网民规模四个表征指标,这四个表征指标可以作为判断网络舆情是否发生反转的标准。从过程维度看,网络舆情反转的形成要经历网络舆情信息的出现、初始舆情形成、真实信息出现、舆情发生反转四个步骤。从动力维度看,社会的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网络舆情反转形成的外部动力;网民的利益诉求、个体心理、社会心理是网络舆情反转形成的内部动力。从传播者维度看,网民、媒体、政府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正是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真相的出现和反向舆情的形成。从形成的机制看,主要有累积机制和引爆机制两种,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舆情形成的时间。网络舆情反转的形成需要时间去累积真实信息和反向舆情,但是当舆情空间内存在较大刺激因素,如涉事主体、事件主题时,则反向舆情很容易引爆,舆情反转会在很短时间内形成。网络舆情反转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本文研究舆情反转形成的模式和机制既可以更好地认识网络舆情反转,也有利于网络舆情反转的规制。从过程纬度形成模式看,可以对网络舆情反转形成的不同环节具体应对;从动力纬度形成模式看,则需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从根本上避免网络舆情反转的频繁发生;从传播者纬度形成模式看,需注重网络舆情反转各传播主体之间的配合;从形成机制看,则需要落实网络舆情反转的实时监测预警和突发网络舆情反转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