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反馈的消相干与消纠缠抑制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1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量子信息是基于量子物理原理的信息处理方式。由于量子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量子系统的相干性及纠缠会不可避免的受到退相干作用的破坏,从而成为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最大障碍。然而,实际的量子信息处理效率都是依赖于量子系统的相干性和纠缠,那么保持量子系统的相干性和纠缠就显得非常重要。针对以上问题,在简单分析量子反馈控制和量子消相干抑制两者间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放量子系统中主方程模型所描述的消相干因素的物理机理和表达方式,并设计相应的反馈控制方案实现其相干和纠缠的保持。  本论文利用量子跃迁反馈和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开放量子系统的退相干效应的抑制和相应的纠缠控制问题,论文主要成果包括:  (1)利用量子反馈控制研究两量子比特的二能级马尔科夫系统的退相干抑制问题。基于量子跃迁反馈技术和数值模拟的方法,详细讨论了量子跃迁反馈方案对处于混合纠缠态的两耦合量子比特系统(第一个比特没有衰减,第二个比特有衰减,且二者之间的耦合也会导致第一个比特的消相干)的相干性和纠缠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第二个量子比特实施的跃迁反馈能够有效保护第一个比特的相干性和两比特之间的纠缠。  (2)考虑在耗散情形下设计一个反馈方案来控制和稳定三粒子纠缠,且系统初态选取GHZ态和W态。将三个全同的二能级原子放入一个高阻尼单模腔中,三个原子之间无相互作用。三原子中的两原子纠缠和三原子的纠缠分别用Concurrence和Negativity度量。利用量子反馈来稳定和保护两粒子及三粒子纠缠,并且延迟纠缠突然死亡(ESD)的时间。采用不同的反馈方案,研究不同初始态系统的相干性和纠缠动力学。GHZ态与W态中的两体纠缠最大的不同就是当不加反馈时两粒子纠缠动力学有所不同。当初始态为W态时,两粒子纠缠最终衰减为零且不会恢复;然而初始态为GHZ态时,两粒子的纠缠会从零复苏,在一段时间后再衰减为零,且不会再复活。基于量子跃迁的反馈方案对初始处于纠缠态(GHZ态和W态)的三个原子的三体纠缠动力学的控制结果表明反馈不论作用到一个原子或两个原子或三个原子上都可以从纠缠死亡中唤醒两体或三体纠缠。对应不同初始态的反馈方案对两体纠缠的作用效果不同是由GHZ态、W态的纠缠特性不同决定的。此外,当初始态为GHZ态或W态时,所有的反馈方案都能够使三原子系统的两体纠缠和三体纠缠最终趋于一个稳定值。
其他文献
A2M3O12(其中A为Y、Al或是镧族元素,M为W或Mo)系列负热膨胀材料中,A3+离子半径较大时,材料的晶格常数较大,晶体内部就会很容易进入水分子,水分子的存在使得材料在室温下负热膨胀性
染料敏化剂在光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型染料敏化剂的发展和合成对于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设计的染料敏化剂的过程中,如何采用不同的基团调控其电子结构及相关性质是最基础的问题。因此本文分别研究了SM315、GY50、FA和KS卟啉染料敏化剂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激发态性质以及电子注入(EI)和染料再生(DR)自由能的变化。这些卟啉敏化剂都包含有相同的
学位
近年来,随着气体绝缘组合开关(GIS)在高压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对GIS的局部放电检测研究也越来越多,针对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波在 GIS内部的传输特性理论分析及超高频检测电路设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