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二羟维生素D3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IL-17的调节作用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3]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调节作用。  方法:  5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Sham组、输尿管结扎组和骨化三醇组,各18只。后两组将左侧输尿管结扎,第一组只游离。骨化三醇组将1,25(OH)2D3溶于植物油中以3ng/100g/d灌胃,其余两组没有药物。于1、3、7d留取血液标本后分别处死1/3大鼠取左肾,用免疫的方法判断造模成功与否。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血钙、血磷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肾脏 IL-17、α-SMA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IL-17mRNA水平变化。  结果:  (1)各组大鼠血肌酐水平的变化:UUO模型组(B组)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血肌酐水平显著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1,25(OH)2D3干预组(C组)与B组相比,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各组大鼠血钙、血磷水平的变化:各组之间血钙、血磷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各组大鼠肾脏IL-17水平的变化:UUO模型组(B组)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IL-17水平显著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1,25(OH)2D3干预组(C组)与B组相比,IL-17水平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各组大鼠肾脏α-SMA水平的变化:UUO模型组(B组)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α-SMA水平显著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1,25(OH)2D3干  预组(C组)与B组相比,α-SMA水平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各组大鼠肾脏IL-17mRNA水平的变化:UUO模型组(B组)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 IL-17mRNA水平显著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UUO+1,25(OH)2D3干预组(C组)与B组相比,IL-17mRNA水平显著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肾间质纤维化中可能伴有IL-17表达增多;  (2)1,25(OH)2D3可能通过下调IL-17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搜集1例中国汉族泛发性雀斑样痣家系进行PTPN11基因检测,探寻泛发性雀斑样痣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方法:收集的1例中国汉族泛发性雀斑样痣家系,以家系内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表型正常的家族成员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对照,提取该家系内3例患者及表型正常的家族成员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的外周血基因组DNA,针对PTPN11基因的15个外显子设计并合成15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