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涂料染色由于工艺流程短、色谱齐全,以及适用于各种纤维染色等优点越来越被重视。但涂料染色产品耐摩擦牢度低,尤其以染深色最为显著,因此限制了它的发展及应用。鉴于传统染色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了优良的染色性能,本课题试图采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改善涂料染色织物的染色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丝素粉体优良的吸湿透汽性改善涂料染色织物的服用舒适性。在乙醇和水的共混体系改善涂料轧染织物性能的研究中,在确定了最佳涂料和粘合剂的浓度后,讨论了不同水乙醇比对涂料轧染织物表观色深和摩擦牢度的影响;并从颜料在不同溶剂中的粒径、溶剂的表面张力、加入乙醇后颜料的结晶性能和染色织物的表观形貌等方面分析了在加入乙醇之后产生不同染色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比例的不断增大,轧染织物的K/S值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阳离子改性织物的K/S值提高幅度普遍比原棉织物大。三种涂料色浆(红、黄、蓝)改性棉织物的色深平均增幅在30%左右,原因一是乙醇使得色浆表面张力减小,渗透性变好;二是在轧染过程中,当乙醇挥发后,实际在织物表面的粘合剂浓度比常规实验大,包覆颜料颗粒的能力变强。另外,在织物K/S值提高阶段,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基本不变,织物K/S值下降后,织物干湿摩擦牢度提高1~2个等级。在乙醇和水的共混体系改善涂料印花织物性能的研究中,在确定了最佳增稠剂海藻酸钠的浓度后,讨论了不同水和乙醇的质量比对涂料印花织物表观色深和摩擦牢度的影响;并从色浆粘度、海藻酸钠糊料流变特性以及红外性能、加入乙醇后海藻酸钠糊料膜的结晶性能和染色织物的表观形貌等方面分析了在加入乙醇之后产生不同印花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乙醇比例的不断增大,印花织物的K/S值整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阳离子改性织物的K/S值提高幅度普遍比原棉织物的K/S值提高幅度大。三种涂料色浆的改性织物的色深平均增幅在20%左右。原因是乙醇的加入改变了海藻酸钠的糊化特性,使色浆粘度增大。另外,原棉织物的干湿摩牢度下降,约1-2个等级,改性织物的干湿摩牢度基本维持不变。在微纳米丝素粉体重构涂料膜颜色及其性能的研究中,讨论了不同染色方案的丝素粉体对混合印花织物色深以及摩擦牢度的影响,测试了混合印花织物的透气性能、透汽性能,并从丝素粉体本身以及织物表观形貌方面分析产生实验结果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粉体的比例越来越多,织物的K/S值先上升后下降,尤其是当丝素粉体比例超过40%后,K/S值下降显著。织物透气性能起初有所改善,但是超过一定比例后,透气性能变差;改性棉织物的透汽性能在加入粉体之后整体呈现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混合印花织物的干湿磨牢度有所改善,干摩擦牢度提高的幅度较湿摩擦牢度的大,纯丝素粉体印花的耐摩擦牢度比纯涂料印花高出约2-3等级;且丝素粉体的颜色越深,耐湿磨牢度提高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