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术著作 Pirates of Empire:Colonisation and Maritime Violence in Southeast Asia注重传递作者研究成果及历史知识。该书特点较为鲜明,既有学术类著作的严谨,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因该作品是作者学术研究的成果,因此用语较为正式,句子较长,结构复杂,包含信息较多,逻辑性强;又因书中涉及诸多史实,故大量名词和术语需要读者掌握部分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史实发生的时间顺序也非常重要。以上特点给该书翻译带来了一些难题,值得探究。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理论。他指出,翻译时不仅要寻求词汇对等,还要在语义、风格和文体上达到对等。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应首先考虑意义,形式其次。结合Pirates of Empire一书的特点,要想实现奈达所提到的“功能对等”,译文应信息完整,用词准确,语言流畅,而原文中专业术语、背景知识、长句及篇章架构的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该报告主要探讨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让译文完整、准确、流畅。该报告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报告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奈达“功能对等”的理论,提出使用补偿和重组的翻译技巧来处理原文文本中词汇、句子及篇章整体逻辑顺序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历史学术著作内容涉及诸多文化知识,语言上客观正式,因此完整、准确和流畅这三点对于译文尤为重要,缺一不可,补偿和重组的技巧比较适合该类文本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