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影响因素与适度调控政策研究 ——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zh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由于收入分配关系的变革尚未完善,全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历史最高点达到3.3倍,波动区间在2.4-3.33之间,且总体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数据反映,2009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水平有所缩小,但城乡收入差距缩至“相对合理水平”还需要较长的时期。广东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与全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波动区间在2.4-3.15之间,且总体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在最近20年,中山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一直保持在1.5-2.1的区间内波动,且总体上呈逐步缩小的趋势。为什么中山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波动幅度和缩小速度均优于广东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应保持在多大范围内波动才是合理的?如何进行适度调控?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研究中山市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演变机理、演变路径、主要成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收入结构、城乡制度结构这三个影响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作用机理。最后,根据城乡收入差距迂回波动的规律,从理论上对合理波动范围给予解释,并提出适度调控的政策性建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从1996年到2016年,中山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特征是:城乡收入差距水平较低,波动区间幅度较小,一直保持在1.5-2.1的区间内波动,远远低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水平的波动区间(2.5-3.3),也低于广东省的波动区间(2.4-3.15)。中山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呈现明显的库滋涅茨“倒U曲线”,且处于逐步缩小的态势。(2)中山市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呈库滋涅茨“倒U曲线”变动轨迹,基本符合二元经济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所揭示的内在机理。结构变迁、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互动均衡关系。经济结构、收入结构和制度结构是影响中山市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重要因素,各个影响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存在着路径依赖关系。主要影响路径有三条:(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调整→要素资源流动配置→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动→城乡收入差距变动;(2)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收入结构变动→收入差距变动;(3)发展民营经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中山市的二元经济结构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有重要影响。中山市的城乡收入差距,与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互动均衡关系。其中,二元经济结构对缩小中山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最大,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工业化水平对扩大中山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最大,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4)中山市的城乡收入结构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有重要影响。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系数在10%的水平上显著;经营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财产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负向影响,但结果不显著;转移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的影响,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中,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差距的缩小,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主要影响因素。(5)中山市的制度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有重要影响。技术选择指数、民营企业发展程度趋向于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属于市场干预的结果;产业结构调整、行政干预政策趋向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属于政府干预的结果。本文根据国际惯例和中国实情,从理论上提出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合理波动范围是1.5-2.5之间,并指出适度调控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目前中山市在适度调控城乡收入差距遇到的主要问题,从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在顶层设计方面,应将调控重点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向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和缩小行业收入差距转变;应重点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二元结构”两个难题。在构建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调控机制时,应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具体政策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其他文献
好氧反硝化菌因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耐高溶解氧等优点而用于水体氮污染治理,但是其反硝化效率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我国部分城市水体因居民生活区和生产经营区的交织、雨污合流及混接等原因而形成复合型污染水体。这类水体除了含有氮污染物外,还含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金属离子等其他污染物。利用好氧反硝化技术修复水体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能会对好氧反硝化速率、氧传递效率以及其他污染的去除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和机制可能
学位
目的:探究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PECD)治疗因软性椎间盘突出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选取因软性椎间盘突出诊断为CSR接受PPECD治疗的患者24例,术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在患者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功能
以石家庄市某供热小区为例,介绍了覆盖源-网-站-户的数据采集与智能应用系统,明确了精细化调试前的重点准备工作,结合供热季初-中-末期负荷特性和小区入住率情况,提出了系统分阶段水力平衡调试策略。对精细化调试结果分析发现,应用该智慧系统后,整个供热季节能率约为13%,且对原系统零改造,可实施性强,用户报修投诉率降低了40%左右,调试速度快,调试响应周期可降至5 min,实现了精准供热、按需供热、低碳供
背景:痹症,是全世界中老年人常见的肢体经络病证,痹症主要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的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关节屈伸不利、僵硬、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变形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在于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传入脏腑。临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的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其发病无地域、种族、性别差异,和年
目的:1.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中药复方治疗CHF炎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探讨中药复方治疗CHF炎症状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2.通过数据挖掘对治疗CHF气阴虚血瘀水停证的中药复方组方配伍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核心药物组成。3.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心阴片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预测药物靶点,并与CHF的靶点基因进行交集,找出其共同的靶点及通路,预测心阴片治疗CHF的可能分子机制。4
目的:1.挖掘《伤寒杂病论》火热思想,为李赛美教授泻火固正法纯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提供理论支撑。2.研究基于“火热论”的李赛美教授泻火固正法纯中药治疗新诊断T2D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3.预测泻火固正法核心方汉唐平(HTP)改善T2DM胰岛β细胞病变的潜在作用机制。4.研究HTP对db/db小鼠胰岛β细胞去分化的影响。5.根据预测结果,验证HTP改善糖脂毒性下β细胞去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
晶体管是20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以硅材料为基础的光电器件则以其低成本、低功耗、易于大规模集成的优势迅速占据了大部分电子市场,并广泛应用于可见光波段的成像与探测领域。而新型“零维”量子点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成为了光电探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吸收峰在近红外波段的量子点材料的典型代表是Pb S和Pb Se量子点,其具有玻尔半径大、低成本、易于合成、可沉积在任意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