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病变特征、分型及其与视网膜劈裂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眼底彩照结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OCT)观察高度近视患者黄斑病变的特征及分型,研究高度近视眼底特征、分型及与视网膜劈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2017年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16例(174眼)高度近视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了一般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眼轴测量、屈光度测量、眼底照相和OCT扫描检查。黄斑病变特征及其分型采用Ohno-Matsui报道的分型,依据45度眼底彩色照片由两名医师协商判断,视网膜劈裂的范围及分型依据OCT结果进行判断和记录。对于视力、眼轴,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不同分型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相关性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16例高度近视患者(174眼)平均年龄54.0±14.1岁,共有男性37例(53眼),女性79例(121眼),屈光度在-6.0D~-26.0D,平均眼轴长度为28.68±1.81mm。根据眼底彩照图像特征可分为5型:C0无近视退行性改变型10眼(8%),C1豹纹状眼底型74眼(60%),C2弥漫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型36眼(29%),C3片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型25眼(20%),C4黄斑萎缩型29眼(23%)。其中C1型眼底病变最常见,有较好的视力和相对较小的屈光度及眼轴。这些高度近视患眼中70眼(40.2%)合并视网膜劈裂,根据OCT图像可以分为S0:正常无劈裂的104眼(60%),S1:中心凹以外的黄斑劈裂38眼(22%),S2:仅仅累及中心凹的黄斑劈裂6眼(3%),S3:累及中心凹和部分中心凹外,但未累及全黄斑区的黄斑劈裂8眼(5%),S4:累及整个后极部的黄斑劈裂18眼(10%),其中S1型最多见。视网膜劈裂在C4型黄斑病变发生率最高(65.52%)。眼轴长度和年龄与黄斑病变分型及视网膜劈裂有显著相关性(P<0.001)。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合并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37眼(52.9%),常出现在眼底病变早期;合并视网膜表面膜的43眼(61.4%),常出现在眼底病变晚期,同时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和黄斑病变分型与视网膜表面膜有显著相关性(r=0.480,P<0.001)。结论:1、高度近视眼常见C1型豹纹状眼底病变,单纯C1型眼底病变较其他类型眼底病变者,视力相对更好、屈光度较低、眼轴长度相对较短。2、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和视网膜劈裂都与眼轴长度和年龄正相关,C0型到C4型黄斑病变呈现退行性病变逐级递进的表现。3、黄斑萎缩型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合并发生视网膜劈裂的可能大,以S1型黄斑中心凹外的局部视网膜劈裂多见,但视网膜劈裂分型不直接反映眼底退行性病变程度。4、视网膜表面膜是重要的高度近视退行性病变,是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常出现在眼底病变的中晚期。
其他文献
以油醇聚氧乙烯醚(EO=2)为原料,SO3为磺化剂,在膜式磺化器中进行磺化反应,然后用NaOH溶液中和,最后水解制得油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硫酸钠(OE2S-1、OE2S-2、 OE2S-3、OE2S-4)。对系列产物进行测试分析以及性能研究,主要包括:Krafft点、耐盐性能、平衡表面张力、动态表面张力、接触角、界面张力。数据结果表明,OE2S系列产物均具有良好的耐盐性能;组成最复杂的OE2S-4
目的:探究人眼和血浆中TGF-βs蛋白与近视眼眼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8名行ICL植入矫正近视的患者房水(59眼)与血浆样本,根据眼轴长度(AL)将人群区分为3组(A组:AL≤26mm;B组:26mm28 mm),经Luminex x MAP技术芯片进行蛋白浓度检测;分析房水与血浆中的TGFβ-1、TGFβ-2、TGFβ-3蛋白的浓度与眼轴的相关性。结果:38名近
目的: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根据细胞因子和炎症细胞模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嗜酸细胞性慢性鼻窦炎或非嗜酸细胞性慢性鼻窦炎患者血清中CD4+CD25+CD127+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Th2/Th17细胞因子的水平,讨论不同类型慢性鼻窦炎中的免疫学差异。方法:收集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根据病理切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分为34例嗜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能够通过病毒和非病毒的递送方式精准治疗新生耳聋小鼠的听力损失。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基因递送系统已被证明是内耳基因替代治疗的有效工具。然而,将AAV介导的CRISPR/Cas9编辑系统应用于成年小鼠内耳治疗尚无报道。我们通过后半规管注射的方法研究了4种不同血清型AAV在成年小鼠内耳的转染特性,发现AAV8转染内毛细胞(IHC)的效率和特异性最高。然后,我们测试
目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发病相关。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可通过介导胞外Ca2+内流促进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进程;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与氧化应激关系密切,其可通过参与氧化还原平衡,调节细胞生理功能;然二者与CRSwNP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将分别探讨TRPC6和TXNIP在CRSwNP中的表达与调控作用。方法:(1)IHC,Wes
目的:应用电诱发听觉脑干反应(EABR)、功能性磁共振(f MRI)、CT及MRI评价耳蜗神经发育不良(CND)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I)术前耳蜗神经功能、听觉通路和听皮层功能。其次,利用CI豚鼠模型,研究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PLGA)涂层载药电极对CI术后听力的保护作用。方法:第一部分选取6例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其中4例CT显示双侧内听道狭窄,1例单侧内听道狭窄,1例内听道无狭窄;3例内听
2020年,房地产政策导向维持稳定,房住不炒基调延续,但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愈加显著,带来了更多的设计亮点与创新。
研究背景:晶状体异位是指由于悬韧带发育不良导致的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FBN1基因编码的原纤维蛋白是微纤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晶状体悬韧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FBN1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微纤维结构异常,并且与广泛的临床表型相关。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鉴定了一个全新的FBN1基因错义突变,它在一个中国家系中导致了迟发性的晶状体异位。研究方法:8名来自中国上海的同一个家族成员被招募,其中包括4名晶
目的:通过光化学作用建立大鼠视网膜水肿模型,探讨相关机制及应用。方法:通过532 nm激光激发Erythrosin B发生光化学作用建立大鼠单纯视网膜水肿模型,分别于0、1、2、4、7、14天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底照相(FP)等检查方法观察视网膜厚度(RT)、荧光渗漏以及视网膜形态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各个时间点的视网膜组织VEGF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