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刑事司法认定研究 ——以肖颖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等三案为视角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lnv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对保护公民财产安全和确保社会秩序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依托于互联网而存在的新型财产,在生活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背后的商业价值十分可观,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司法实践所面临的现实是,我国刑法当下并未规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类型和保护方式,导致针对相似案情的司法裁判结果差别很大。这会制约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会损害司法公信力。本文结合司法裁判中存在的三个典型的“同案不同判”的裁判说理,针对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问题具体讨论,并试图构建完整的网络虚拟财产的定罪量刑规则。除绪论、结论和结语外,文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对应文章主要内容的三个章节:第一部分是案例基本情况介绍和争议焦点的归纳,总结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案件的典型争议焦点。针对三个典型的类案不同判的判决,指出当下司法裁判中围绕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讨论在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不同、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定性不同以及量刑规则的适用具有随意性。关于以上问题,司法判决差异很大,因此引出下文的法理分析部分。第二部分是关于总结的争议焦点的法理分析,首先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和具体类型,并结合刑法保护财产的特点,将其归于刑法保护的财产。网络虚拟财产作为虚拟物能够被使用和交换,本质上是电磁数据,只能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网络虚拟财产并不是引用案例中的网络信息数据。其符合刑法保护财产的划定标准:实际上客观存在、具有确定的经济利益和能够被使用控制。这一部分明确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属性;其次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构成盗窃罪。并不是引用案例中的计算机类犯罪。其符合盗窃罪的认定条件。犯罪人是年满16周岁且具有认知能力的公民,对于非法获取刑法保护财产认识明确,且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被盗者当时未发现的秘密窃取行为,针对的是被盗者实际掌控的财产;最后是明确量刑规则。犯罪数额的确定应当根据受害者主体不同由专门机构确定。考虑到网络虚拟财产的可复制性、虚拟性等特点,按照盗窃罪的犯罪数额量刑标准来决定量刑幅度应当有所取舍。还应当参照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犯罪人主观恶性、犯罪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刑罚,并在裁判说理中明确说明。第三部分是总结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和启示:应当完善刑法的相关司法解释,明确网络虚拟财产受刑法保护。而非法获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应当归类为盗窃罪。根据实际的犯罪数额,区分不同受害者主体,结合其他影响量刑的情况来确立可供参考的量刑规则。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浪潮下,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建设“宁师大脑”为一体化数字底座与场景化服务窗口,为师生提供“实时、处处、人人”伴随式、个性化数据服务,为各级管理者提供“场景驱动、数据支撑、智能应用”的数据管理服务,以常态化数据服务助力学校数字化改革纵深应用、实现校园治理现代化。该项目是全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之一,以此为基础的数改案例入选是全省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50大实践案例。
中国互联网从2000年蓬勃发展至今,图书营销发生了巨大变革。从个人博客到微博、微信,从线下售卖到网络商城,从纸质书到电子刊物等,载体和渠道的变化为图书营销带来了新机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图书直播带货兴起、私域流量运营蓬勃发展、中视频异军突起,为图书数字营销带来了新的思路。后疫情时代,图书数字营销的维度仍在变化,出版社应结合相关趋势分析变化维度,探索数字营销新路向。
生物医药领域近年来发展迅猛,多肽类药物因其生物学活性高、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在肿瘤治疗、细胞活性模拟,抗体检测等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多肽的检测分析也成为研究一大热点。传统的色谱法、溶剂沉淀法、离心超滤法和固相萃取法对多肽能够展现富集效果,但富集的效率往往不够理想。近年来,以有机框架材料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气体吸附、荧光、传感和催化等领域展开了广泛应用。有机框架材料凭借着独特的结构尺寸,成为了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t/d,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95%以上,基本形成设施完备、运行安全、绿色低碳、监管有效的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体系。污泥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有效推广。京津冀、长江经济带
期刊
以数字化改革实现网络帮扶工作是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民生工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途径。课题组以网络帮扶为视角,明确数字化改革赋能乡村振兴的意义,通过结合浙江省“扩中提低”数字化网络帮扶的改进方向与“浙里帮农促富”数字化平台的成效,归纳了浙江省利用改革集成、流程重塑以及数字赋能等大数字化改革措施,实现网络帮扶工作清单化、平台化以及精准化三化提升的改革路径与模式经验。
文章介绍了大气网格化监管的实施背景及技术特点,以实际应用案例阐述了一套选址布点、差异监测、多维溯源、现场治理的闭环管控流程,说明网格化闭环监管的实施为大气环境精细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为了对有害气体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避免长期处于有害气体的环境中从而对人员健康产生危害,针对目前国产气体检测仪最小检测浓度过高、响应时间过长、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手持式气体检测仪;主要从内部硬件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完成了手持式气体检测仪的设计,硬件方面的主控芯片选择STM32F103芯片,软件方面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实现对于VOC气体、温度、大气压力的测
近十年来,中国正式进入少子老龄化社会。为有效优化人口结构,短短几年间,中央接连出台“二孩政策”“三孩政策”两个重要生育政策。为了提升生育意愿,中共中央在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的同时,还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支持措施。配套措施中,人民最熟悉,最关心的,毫无疑问就是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体系已基本成熟,但作为终身学习开端的学前教育,却相对较为薄弱。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属于准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应在服务中
为了对农业环境进行监测和信息采集,设计一种基于LoRa无线传输的农业环境参数采集系统。该系统由监控中心和多个安置在农场不同地点的环境参数采集节点组成。农业环境参数采集节点对观测点处的环境参数和地理定位信息等数据采集;监控中心将各节点数据进行汇总,并利用LCD液晶屏和PC上位机程序进行显示和监测。该系统监控中心与各采集节点之间以星形结构组网的LoRa网络进行无线通信,有效解决传统测量方法费时费力、数
当前,空气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显著。文章采取Python网络爬虫技术,爬取了天津市的历史空气质量月数据和日数据,同时选用2017-2021年5年间天津市空气质量数据,使用Tableau软件分别从总体概况、日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物等方面对天津市空气质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和总结。通过上述工作,可对空气质量进行直观呈现,具有很好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