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生育对于乳腺癌的保护作用已被普遍认可,然而人工流产与乳腺癌的关系却一直无法定论。在已有的关于人工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中,有些研究显示人工流产明显升高乳腺癌风险,而有些研究结果显示二者没有明显关系,甚至还能降低乳腺癌风险。本文旨在更新研究数据,分析女性人群中人工流产与乳腺癌风险的关系,为进一步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对乳腺癌危险因素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方法本文检索了三个全球性数据库:Medline(截止于2014年6月),EMBASE(截止于2014年6月),和Cochrane中心注册的对照试验(自2000年10月至2014年6月),并辅以人工检索,检索所有关于人工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人分别完成对纳入文献的检索、筛选,数据采集和质量评价。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1)研究设计为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2)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人群,对照组为健康人群;(3)队列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根据人工流产史分组(有/无、次数)的无乳腺癌发病史的女性人群;(4)研究结果为乳腺癌;(5)研究探讨了人工流产与乳腺癌的关联,提供了校正后的OR/RR及95%CI,或可根据文献数据计算得到。另外,我们排除未区分人工流产与自然流产的文献;排除数据不完整,不能用于统计分析的研究;排除综述、评论、信件等非论著性质的文献;排除重复发表或同一人群数据用于多个研究的文献。选用比值比(Odd ratios,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评价指标。利用I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采用逐次剔除一篇研究后计算合并效应值的方法来评估结果是否稳定。利用Begg检验和Egger检验进行发表偏倚的探讨。以上所有分析均使用Stata11.0完成。结果在检索出的共541篇文献中,总共有21篇(9篇队列研究和12篇病例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被纳入到本研究中。在有人工流产史的女性中,乳腺癌的风险与无人工流产史的女性无显著差异(OR=0.99,95%CI 0.94-1.05,P=0.812)。此外,以下各方面并不能对OR值产生显著影响:地域、病例数、研究类型、人工流产记录来源、人工流产次数以及人工流产与首次生育间隔时间是否大于10年。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发表于2000年后的文献OR值(OR=0.94,95%CI0.90-0.98,P=0.002)明显低于发表于2000年前的文献(OR=1.03,95%CI0.98-1.08,P=0.276)。并且,在首次生育前行人工流产的女性(OR=0.92,95%CI0.85-1.00,P=0.056),乳腺癌的OR值低于在首次生育后行人工流产组(OR=0.98,95%CI 0.89-1.08,P=0.709),更低于行人工流产而未曾生育组(OR=1.06,95%CI0.83-1.36,P=0.631),虽然这种趋势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纳入了高质量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包含了近年来新发表的文献。结果认为人工流产与乳腺癌风险无明显关系。但发表于2000年后的文献OR值明显低于发表于2000年前的文献。并且人工流产发生于首次生育前组OR值,有低于生育后组及未生育组的趋势,虽然尚无统计学意义。本文的结论预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流产的人群结构已发生改变,近年来未婚未育女性行人工流产的比例显著升高,对研究的结果产生了影响。将来的研究中,应更注重人工流产与首次生育的关系,这将为今后为进一步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