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蒙·波伏娃身为享誉世界的女权主义理论家,她的著作《第二性》被赋予了女权主义运动中的“圣经”地位。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波伏娃以存在主义思想为基础,创造性的提出了女性的“他者”处境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后来女性主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点。本文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与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文试图通过追溯这一理论观点产生的历史时期来探讨男女两性关系形成的起源,变化以及发展。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对波伏娃以及《第二性》的简要介绍,这其中包括《第二性》的内容主旨以及波伏娃的个人经历、学术历程对她创作的影响;第二、阐明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波伏娃《第二性》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的阶段性以及不全面型,为本文存在找到理由。第二部分,详细研究了波伏娃女人“他者”处境这一理论。重点分析了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思想与她所提出的女人“他者”处境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一理论与萨特、海德格尔、科耶夫等人的思想和理论之间的血脉继承关系。笔者认为,波伏娃的女人“他者”理论由于汲取了几位存在主义思想家的思想精髓而拥有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也为妇女解放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但与此同时,由这一理论所衍生出来的很多观点也将男女两性引上了二元对立的道路,使得两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第三部分,在上一部分的研究基础之上探讨波伏娃的女人“他者”处境理论。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以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为切入点来寻找男女两性之间关系起源,变化以及发展的原因。这不但丰富和补充了波伏娃在这一观点上的看法,也为以后研究两性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角度。第四部分,结论。笔者展望了两性关系的未来,呼吁从人的角度而非男性或女性的角度来审视男女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只有在这一基础之上,无论男人或是女人,作为人的潜力才会发挥出来,社会才会朝着更加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