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的民事立案制度改革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民事案件的逐年攀升,各级法院的审判压力也与日俱增,法院在保障公平实现司法为民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诉讼效率。因此,实现诉讼过程高效便民,是今后法院系统司法改革的方向。伴随着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司法信息化、智能化是不可避免的,严肃的司法活动也应当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在智能领域优化民事诉讼制度的实践路径。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民事诉讼程序中立案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倡导通过现有改革继续推进再改革,探索以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制度、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制度以及法院收案后的电脑随机分案制度为典型的信息化、智能化立案制度改革途径,以切实提升诉讼的程序正义。当然,并不是所有当事人和法官都认同诉讼行为电子化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地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根据不同地区民事诉讼发展的进程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通过域外成熟经验的借鉴来合理有序地推进我国的立案制度向纵深发展。建立并完善相关改革配套体制,最终落脚于信息化、智能化的立案制度改革。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由四章内容组成:第1章主要分析了我国民事立案制度的历史转化进程、法律适用和现状等问题,并阐述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给当前民事立案制度提出的挑战,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民事立案制度在我国的改革背景。第2章指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新型民事立案领域的各项制度的推行意义,并且以试点典型法院的数据为切入点分析司法实践中民事立案制度的创新实践现状。第3章具体分析当前我国民事立案制度的信息化、智能化创新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一步探索我国民事立案制度推进改革的方向。第4章指出民事立案制度信息化、智能化改革应坚持的三个基本原则。针对立案各阶段的具体制度面临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倡导建立健全相关配套体制以适应改革的进程。同时探讨民事立案程序各具体制度之间的协调与衔接,以更好地发挥立案制度在诉讼程序中的功能,从而推进我国的民事诉讼法的现代化。
其他文献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亲和力,即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将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学生的成长发展期待相结合,从而使教
保险作为三大金融支柱之一,已在我国各行业起到了“稳定剂”作用。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保险新“国十条”)指出:加快发展现代保险
SnRK1作为关键开关调节植物碳代谢和能量平衡,并且能够激活植物对高盐胁迫的防卫系统。苯并噻二唑(BTH)、β-氨基丁酸(BABA)、水杨酸(SA)和超敏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抵御逆境胁迫中
借鉴和运用现代营销理论,对铁路客运产品质量的属性及其量的测度等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判断铁路客运产品质量的5大属性24个因素(指标)的理论模型,并根据铁路客运的实际情况,
鸽群优化(pigeon-inspired optimization,PIO)算法是一种新颖的群智能算法,由段海滨于2014年提出。该算法通过对鸽群协作归巢的行为进行模拟,实现对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在该算法中具有两个独立的算子,地图、指南针算子主要实现鸽群的全局优化,地标算子用于实现鸽群的快速收敛。且该算法原理比较简单,所需要的参数较少,容易实现,在提出之后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该算法已经应用于
英国铁路繁忙线路能力不足,5年后由伦敦经伯明翰到西北的西海岸干线将要饱和。一个议会游说团在称为Greengauge21计划中提出:从战略上看,英国建设有限的高速铁路是必要的,尤其是
2018年10月18日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18年10月19日开市起停牌。2018年11月9日深交所正
相变材料是当今工程中的热门材料,广泛应用于信息存储、储热散热、光热印刷等技术中。在信息存储中,其产品相变存储器甚至有望成为下一代的存储设备。材料的热导率对器件的功
错误信息持续影响效应是指随着后期对错误信息进行更正,人们仍然表现出相信原始错误信息真实性或正确性的倾向,错误信息仍对人们的记忆和推理过程产生持久的影响。以往的研究所用材料多为虚假故事或虚假新闻,虽然有少数研究采用科学类知识作为实验材料,和现实生活的相关性有所增加,但本质上个体很难将自己和材料联系起来,缺乏对实际生活中和个体联系更加紧密的材料。同时从被试群体上看也主要集中于青年人,对老年人群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