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对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此次研究主要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DAS28评分及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穴位贴敷联合西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药物(甲氨喋吟、叶酸片、来氟米特片)治疗,试验组在口服药物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穴位贴敷一周一次,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Das28、实验室指标、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实验室指标包括ESR、CRP、RF;临床症状包括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平均握力、晨僵持续时间、疼痛VAS评分五项;中医证候积分(主证: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压痛、关节作冷、屈伸不利及次证:口淡不渴、恶风寒、肢体沉重);病情活动度使用DAS28评分评价。严密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并如实记录。试验结束后进行数据统计,评价疗效。结果:1.在试验过程中,共脱落4例,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完成66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1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2.两组基线情况(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DAS28评分、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具有可比性。3.组内前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五项基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ESR、CRP、RF)及DAS28评分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4.组间对比:试验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87.88%;对照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1.81%;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在关节作冷、屈伸不利、恶风寒、肢体沉重等中医证候的改善方面,对照组疗效均较试验组差(p<0.05)。两组口淡不渴症状均无明显缓解,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两组治疗方法对寒湿痹阻型RA的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试验组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实验室指标(ESR、CRP、RF),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患者依从性好,临床操作简便,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