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多杰觉拔成佛之道的宗教哲学思想探微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q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宗教都有自己的教义,也都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和宗教崇拜对象,同样,也都会影响到信众及社会心理,乃至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行为。然而,无论有无信仰,希望生活幸福安乐却是共同的社会追求(即使把希望寄托于来生,也是希求来生幸福)。不同的是,对于藏传佛教密宗信徒来说,超越今生和来世的究竟安乐、解脱成佛才是其修行的首要目标和现实追求。本文分四个部分,概括地介绍了近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多杰觉拔尊者成佛之道的宗教哲学思想,力图探究和阐释其思想之精微妙理。尊者指出,成佛之要道就是要遵照佛教教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按照格鲁派开宗祖师宗喀巴大师之修证秘要认真修行,自度度人,最后达到究竟觉悟、圆满成佛。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序言,介绍了《西南和平法会特刊》与多杰尊者的关联之处、选题依据并概括了研究现状。第一章,大致介绍了多杰觉拔尊者的生平事迹。第二章,阐述四圣谛法。这里有尊者对佛教思想的传承,也有尊者自己的理解;此外,尊者对宗喀巴祖师的中观思想给予发扬光大,提出自己的见解:破二我执——这是对中观理论的突破。对“空”的次第解释:声闻,缘觉,菩萨,这是在继承宁玛派的九乘判教的基础上提出的。最后提出成佛之道: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这个道路也是循序渐进的。第三章,阐释皈依三宝和发菩提心。尊者按照宗喀巴大师所讲的修证次第,提出要想成佛,须得发菩提心,首先是愿菩提心,即为救度一切众生而发愿修持成佛。这是成佛的心理要素。其次是行菩提心,即是要把愿菩提心付诸实践,为了早日成佛而精进认真闻思修行。最后才可能发起胜义菩提心,要求达到现前证悟空性智慧,空性与不造作慈悲心合一,是大乘登地菩萨才能达到的境界。尊者指出,要想证成法身,次第化身,那就得修法得法。不得法者遍修一切法,特别是修上师法,而且最初都要皈依三宝——佛、法、僧。这是不二法门。第四章,分析了尊者强调的几种观修法以及修行的三主要道和三士道次第。他把教义付诸修行实践,提出观想修法以助成证悟。尊者也传承了藏传格鲁巴的特色教法,以三种最胜要道法门,即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次第达成从低到高的三种修行境界: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最终证成佛果。结语部分,从宗教哲学角度谈《西南和平法会特刊》及多杰觉拔尊者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无论如何,尊者提出的成佛之道给人们提出了一种哲学上的方法论,可以指导人们在修行道上不至于走火入魔,可起到指南针的作用。但修行实践终究是每个人自己的事。用佛陀的一句话就是,自己是自己的上师,我能给你们指出成佛的方法,但能不能成佛就在于你们自己了。
其他文献
<正>我的发言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合成生物学与人造生命。人工合成的系统中具有活性的生物分子或体系。目前,合成生物学的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通过人工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
会议
工业纯钛经离子渗氮后,表面可生成金黄色的、组织致密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优异的氮化钛渗层。本文介绍了渗氮工艺,渗层性能分析,以及试制的电池粉芯模等的使用效果。
<正>随着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大,中资企业普遍经历了人力成本优势减弱与降低,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技术人员短缺,管理人员跟不上的各种困惑。如何在不同的国度、
【正】依托信息化建设平台,大力发展电子社保,是提供便民快捷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社会保险经办高效管理的有效途径。为全面促进经办工作
汉代后宫中巫术案件频发,近一半后妃因牵涉巫术案件而被废杀,动辄牵累数万人卷入案中。由于案涉后宫,牵涉皇族隐秘且是汉代被视为“大逆不道”的重案要案,汉代后宫的巫术案件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用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来形容驻外税务干部再贴切不过。2016年,国家税务总局开始向我国驻主要国家使(领)馆派驻税务工作人员,迈出深
参照苏珊&#183;巴斯奈特和英若诚提出的戏剧翻译的动态表演性原则的诸多问题,本文以田纳西&#183;威廉姆斯剧作<玻璃动物园>第五幕的翻译个案为例,对比了笔者的<玻璃动物园>第
韩国酒店业发展势头正猛,有30个大型酒店项目预计在2019年之前开业。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韩国将有17个项目开放,2018年将有4个项目开放,另969个项目将在2019年首次亮相。与这些项
白龙王信仰是明代中期以后产生于洛阳万安山地区的龙王信仰。白龙王原名许三多,明代河南偃师白草坡人,生于明天顺五年(1454),卒年不详。传说他能“通天地之变,识旱涝之机”,农业技术
佛教两汉时期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经历了冲突、吸收、融合的过程,隋唐时期发展到顶峰,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格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