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通过吸收塔和解吸塔装置来做乙二胺-磷酸的烟道气脱硫和解吸实验,由于有机胺吸收解吸实验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吸收:经过有机胺法吸收脱硫后,出口烟气中SO2含量要低于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二是解吸:解吸塔出口气体中的SO2在的浓度要到达直接进入制酸系统的浓度要求。而本实验的重点是目的二:解吸,只有吸收剂再生,才能进入下一轮的吸收。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有机胺脱硫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本课题的乙二胺-磷酸吸收解吸一体化实验中,在保证吸收效果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重点研究富胺液中SO2的解吸脱除,对乙二胺--磷酸解吸再生进行研究,实验目标是在乙二胺解吸再生的同时,解吸气体中的SO2含量要尽量高,以便回收利用。乙二胺-磷酸可再生胺法能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是乙二胺的再生,即如何能及时解吸出吸收富液中的SO2是本实验的关键。本实验以乙二胺-磷酸缓冲溶液为吸收脱硫剂,使用自制填料塔作为气液相传质设备,对烟道气中的SO2气体进行脱除和再生实验。本文在吸收脱除SO2的效率满足环保要求的情况下,重点对实验解吸部分解吸再生SO2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分别通过间歇,全连续,半连续这三种不同的操作工艺,进行一系列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二胺浓度,液气比,吸收液初始pH,解吸塔底是否通空气以及解吸温度等对实验吸收率和解吸的影响,并且对间歇实验,全连续实验和半连续实验这三种不同的实验操作方式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到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乙二胺浓度0.3--0.4mol/L,吸收液初始pH=7.3--8.0,液气比L/G=1.0,解吸温度为100℃,最佳的操作方式为半连续实验。另外本实验还研究了解吸过程中解吸塔底通空气与不通空气的两种条件下,解吸塔出口解吸气体中SO2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及解吸过程中吸收液pH值的变化情况,并得出结论:塔底通入空气有利于溶液中SO2的解吸,并由此可以判定SO2的解吸属于化学吸收中的气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