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一再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驱动下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面临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在当前通胀预期较强的情况下,我国货币当局如何制定适当的宏观货币政策、如何合理搭配使用货币工具使得物价总水平保持稳定,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选择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和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作为物价水平的代理变量,在物价指数上下游传导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物价指数在利率变动、汇率变动下的改变方向和强度。本文实证表明在货币政策变动方向相同下,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大,汇率政策比利率政策具有更强的负向价格效应。另外,三个物价指数对利率、汇率变动的反应速度和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即PMI大于PPI,而PPI又大于CPI。最后联系当前我国“控通胀”的实际背景情况,对在宏观货币政策统一安排框架下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搭配的具体调控频率和力度,以及积极构建完善的物价水平先行指数监控系统等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