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垄断下我国铁矿石进口策略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对铁矿石等基础性原材料的消费量也与日俱增。虽然我国铁矿石资源储量高,但品位不高,且开发难度大,因此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性逐年增加,现在已经超过50%。21世纪的头十年里,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经历了多次的大幅度上涨,在我国钢铁行业内造成了大面积的亏损,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钢铁企业面临定价困境的原因,并重新思考我国铁矿石进口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影响我国钢铁企业在国际铁矿石市场定价能力的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概括,一方面铁矿石市场呈卖方垄断格局,少数卖方企业存在联合操纵价格的动机,这是“外因”;另一方面,我国钢铁行业自身市场结构分散,产品竞争力低下,既缺乏对外议价能力,也缺乏成本转嫁能力,这是“内因”。“外因”在一定时期内是难以改变的,而“内因”既是定价困境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通过我国钢铁业自身的努力能够加以改变的。因此本文从“内因”出发,以产业集中度为视角,考察了我国钢铁产业现阶段的市场结构,并建立数理模型分析了在卖方垄断格局下买方集中度与议价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首先用协整的方法研究了铁矿石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铁矿石价格变动会对消费物价指数(CPI)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不过幅度很小;对钢铁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对钢铁产业市场结构的考察,发现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不论是比较同时期、还是比较同发展阶段,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我国特定的国情下,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包括规模经济、市场需求、政府干预等;模型分析显示,买方产业集中度与议价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博弈过程类似于“囚徒困境”。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具体的铁矿石进口策略及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的指标,外贸依存度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极大关注。能否正确认识和计算我国的外贸依存度,直
5月13日,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主办,《印刷工业》杂志社有限公司、北京中印协华港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国际印刷工业论坛在北京精彩上演。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发展协会理事长徐建国、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长安、名誉理事长于珍,行业协会代表及来自印度、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英国、美国、韩国、中国等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印刷协会的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会上,各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态势之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由于资产价格在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学界开始讨论资产价
5月14~18日,第八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China Print 2013)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会期5天。本届展会展出面积创纪录地达到16万平方米,比上届增加60%,一共开设了19个展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家厂商参展。  本届展会主题为:绿色、高效、数字化、智能化,展品覆盖印前、印中、印后全产业链及各个应用领域。据统计,在16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中,印后加工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