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效应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中除了反酸、烧心这两个典型症状,胸痛这一症状也常常出现,由于胃食管反流性胸痛发生的部位与心源性胸痛的疼痛部位接近,临床中常常误诊,且中医治疗上以中药为主,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很少,本研究的目的一个是通过中华医典搜索胸痹、胸痛、胸痞、胸满等词汇,对“胸痹”这一病名的病位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个是通过临床试验,将受试者分为针刺组与西药组,西药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针刺组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予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针刺治疗,运用RDQ量表观察评估针刺督脉背段T3-T12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临床疗效,根据穴位压痛程度及其压痛阈值变化观察督脉背段穴位及非穴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压痛规律,客观评价其治疗效果,验证本课题组前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督脉穴位及非穴位压痛规律,对受试者进行胸痛症状调查问卷,了解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症状发作特点以区分心源性胸痛,避免临床中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及误诊误治。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60例受试者,受试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广慈中医药研究院广济中医医院针灸科诊治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针刺组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7岁,平均(48.17±11.16)岁;病程1年~18年,平均(6.23±4.07)年。西药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1岁,平均(54.03±11.93)岁;病程2年~19年,平均(8.23±4.9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具有可比性。西药组予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服用方法为每日两次,每次一粒(20 mg),早晚各服一次,连续治疗八周。针刺组运用通督降逆针刺法,选取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三次,分别在周二、四、六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八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评分(Reflux Disease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在患者 T3-T12棘突下压痛程度和压痛阈值进行测定,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并对60例患者进行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症状特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针刺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RDQ总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RD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进行比较针刺组RDQ量表评分较西药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刺组患者与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RDQ各个症状评分(反酸、烧心、胸痛、反食)进行比较:两组各个症状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组内比较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组间进行比较,其中,两组反酸、反食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烧心症状评分比较,针刺组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RDQ量表评分疗效比较:两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中,针刺组患者痊愈6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2例,无恶化病例。西药组患者痊愈7例,显效2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无恶化病例。愈显率根据痊愈人数与显效人数综合计算,针刺组患者愈显率为76.67%,西药组患者愈显率为3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后发现,治疗后针刺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次要症状总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次要症状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分别进行组间比较与组内比较,两组组内比较,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比较针刺组次要症状总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次要症状各个系统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次要症状各系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组内比较中针刺组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五官牙科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消化系统症状与循环系统症状评分治疗后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系统症状与五官牙科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针刺组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五官牙科症状评分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治疗后次要症状程度评分疗效比较:两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中,针刺组次要症状程度疗效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次要症状程度疗效有效率为46.67%,针刺组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针刺组与西药组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治疗前后压痛阈值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压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西药组治疗后T3、T4、T5、T7、T8、T9、T10、T12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治疗后T3~T12棘突下的压痛阈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与西药组进行比较,针刺组在T6、T7、T8、T9棘突下的穴位压痛阈值高于西药组较明显(p<0.05)。8.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的疼痛性质与占比:具体包括八种疼痛类型,隐痛、刺痛、剧烈绞痛、憋闷样疼痛、烧灼样疼痛、胀痛、压榨样及濒死感疼痛、钝痛,其中,隐痛与刺痛占比最高,隐痛为21例占比35%,刺痛为20例,占比33.33%。9.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引起胸痛发生时间统计:具体包括五个时间点,餐后1-2h,夜间睡眠时,情绪不稳时,晨起醒来后,无明显规律,其中胸痛发生在餐后1-2h为22例,占比最高,为36.67%,夜间睡眠时为20例,占比33.33%。10.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持续时间统计:具体包括五个时间节段,15min内,15-30min,30-60min,1h以上,一天不间断疼痛,其中,胸痛持续时间在15min内这个时间节段内占比最高,为18例,占比30%。11.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35例患者存在端坐呼吸症状占比58.33%,其中,33例患者端坐呼吸后胸痛症状有所缓解,占比94.29%。12.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37例患者未服用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治疗心源性胸痛相关药物,23例患者曾服用,占比38.33%,且65.22%服用后症状未得到缓解。13.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发生的原因:具体包括六种类型,餐后、进食刺激性食物后、无明显诱因、卧位或弯腰腹压增高时,精神紧张,服用阿司匹林及非类固醇抗炎药等,其中,胸痛发生时无明显诱因患者21例,占比最高,为35%,进食刺激性食物胸痛患者15例,占比25%,餐后胸痛患者13例,占比21.67%。14.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症状特点问卷调查中:12例患者曾有误诊史,占比20%,其中,11例误诊为心源性胸痛,1例误诊为消化系统性胃痛。15.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过去一年中胸痛发生的频率统计:每日出现一次胸痛患者最多,38例,占比63.33%,每周出现一次胸痛患者与至少每月出现一次胸痛患者分别为10例与9例,分别占比16.67%与15%,每月不到一次胸痛患者最少,仅3例,占比5%。结论1.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运用通督降逆法针刺督脉背段T3-T12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治疗疗效较西药组服用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效果更优,对于患者胸痛症状疼痛程度针刺督脉背段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针刺组与西药组治疗后督脉背段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压痛阈值均较治疗前提高,且针刺组阈值提高更为明显。3.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胸痛症状特点与心源性胸痛症状特点较为相似,临床中易误诊误治,督脉背段棘突下穴位及非穴位具有一定规律性,为临床医生初步鉴别心源性胸痛和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提供依据,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与经济的损失。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企业只有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并购是壮大企业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之一,能够帮助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积累更多财富。由此可见,对企业并购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和归纳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并购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研究方法,并指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水环境在推动城市水利现代化和水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为服务民生、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等诸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合理的活水调度方案,可大大提升城市防汛、排涝、水环境治理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提升河网水环境质量。通过提升片区内的河网活水、防洪排涝、污染减排、工程运行管理等能力,对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人民生活
饲用型燕麦(Avena sativaL.)作为主要的优良饲草料作物之一,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南方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牧草种子供给不足、种子生产技术落后成为制约南方地区牧草生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禾本科植物而言,穗长、小穗数、小花数及小花的外稃和内稃性状特征对籽粒的形成以及产量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为明确花序结构特性与籽粒特性对于种子产量的影响,并找出提高种子产量的途径。本研究共搜集了 141
亨利·戴维·梭罗,是一位不仅在美国文坛上出类拔萃,而且在全世界都享誉盛名的作家。梭罗生活在十九世纪,彼时超验主义和东方在美国相遇。正当其同时代人大多秉持消极的东方
镉(Cd)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对人类和大多数植物会造成危害。镉可以通过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进入水生环境中,从而影响水生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发育。植物修复,即利用植物来消除污染、净化环境,是当今一项成本低、效益好、绿色的替代技术。禾叶慈姑是一种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叶片长椭圆形,有长叶柄,花白色,清秀淡雅,且营养繁殖系数高,抗性强,是水体绿化非常难得的优良材料。本研究以禾叶慈姑为试验材料,通过溶液
物联网技术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随着海量物联网终端的部署,终端设备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物联网终端设备的接入认证是物联网安全保障中重要环节。设备指纹是物联网环境中常用的接入认证方式之一。设备指纹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其中主动式设备指纹识别率比被动式高,但其提取的显性和隐性特征均来自设备本身,存在部分物联网终端类型不支持的问题,并且其特征均存在被伪造的风险。而被动式设备指纹的特征均来自终端设备通讯产生的
在职业教育的研究中,无论是关注宏观层面职业教育体系的转换,还是关注微观层面的“三教”改革,其最终落脚点都在学生的“学”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国家,尤其是区域内高素
近些年来,为理顺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我国进行了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与商事制度改革,同时也是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和转变政府职能。本文以文成县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为研究对象,以文成县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实践为基础,通过阐明改革的现状、改革的成效、改革后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基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初步提出欠发达基层改革优化思路。文成县是以旅游、农业为主产业
第一章直方图纹理分析鉴别诊断中央腺体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结节的价值目的:探讨基于T2WI-MRI与DWI-MRI图像的直方图纹理分析(TA)在中央腺体(CG)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结节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并获得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1例CG-PCa和30例CG-BPH患者的磁共振成
房地产业是中国的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如今我国房地产行业在宏观政策的制约下面临着缺少融资渠道,资金周转困难等诸多难题。于是,近几年很多房企纷纷开始尝试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方式。然而随着证券化市场的发展,违约事件却屡屡发生,信用风险问题已逐渐暴露,尤其对于中小型房企而言,即使持有优质资产,仍然存在着较高的信用风险。因此,如何对CMBN产品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则成为本文探究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