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型社会”建设,离不开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和保护问题,由此而引发的污染产业转移问题则更加受到关注。污染产业转移给承接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而有些地方政府还存在传统的“唯GDP论”政绩观,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采用降低环境规制手段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吸引污染产业转入的重要因素。鉴于污染产业转移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为了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我国一定要吸取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基于此,本文搜集了2003-2012年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珠三角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污染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研究。首先对环境规制与污染产业转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对珠三角环境规制现状和污染产业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再次,建立环境规制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机理模型,并分析当地政府的行为。然后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对污染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业集聚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因素对污染产业转移呈负相关性,但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效果不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环境规制因素对污染产业转移呈正相关性。最后,提出加强环境规制交流与合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经济处罚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