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保证高速列车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安全运行,并且实现列车运行的平稳、舒适和低能耗,进一步迈向高速铁路运行的智能化,是轨道交通科技的主要工作和重要发展方向。为提高高速列车的控制性能,通常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监测高速列车的运行状态,设计相应的控制器产生控制指令,再用列车信号传输网络发送到执行器,执行器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实现对高速列车的控制。然而,在多影响因素下高速列车的运行是具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68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网耦合复杂分布式系统网络化控制方法研究”(项目编号:61863021); 甘肃省青年博士基金(2021GB-059);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0JR5RA3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保证高速列车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安全运行,并且实现列车运行的平稳、舒适和低能耗,进一步迈向高速铁路运行的智能化,是轨道交通科技的主要工作和重要发展方向。为提高高速列车的控制性能,通常使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监测高速列车的运行状态,设计相应的控制器产生控制指令,再用列车信号传输网络发送到执行器,执行器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实现对高速列车的控制。然而,在多影响因素下高速列车的运行是具有强耦合和高度非线性特性的,且随着运行环境越复杂,这种特性表现得越明显。为了解决这种强耦合、高度非线性的高速列车控制问题,本文针对高速列车控制面临的复杂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高速列车网络化控制方法。高速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类:1)高速列车车辆之间的耦合作用力产生系统时延;2)高速列车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质量、弹簧系数和阻尼系数的变化造成不确定性因素;3)在高速列车通信网络中,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网络节点间信息交换时,受网络带宽限制和数据传输不稳定的影响,产生网络时延和数据丢包等现象;4)速度和位移传感器采集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和位移时存在量测误差。这些影响因素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高速列车的控制性能,甚至威胁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为了改善这些影响因素在不同组合下高速列车的控制性能,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具体如下:首先,分别研究系统固定时延和时变时延对高速列车控制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不确定性对高速列车控制性能的影响。分别建立考虑系统状态单时延、多重时变时延、两种时延与不确定性各自结合影响下的高速列车T-S模糊多质点模型。基于时滞与鲁棒控制方法,设计状态反馈控制器,分析上述因素对高速列车控制性能的影响,并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其次,研究具有系统时延、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高速列车控制性能问题。由于高速列车运行于复杂环境时,一些系统状态量无法直接测量,因此,建立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高速列车T-S模糊多质点模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设计记忆与无记忆相结合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分析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对高速列车控制性能的影响。然后,针对系统和通信时延、不确定性、外部干扰和量测误差对高速列车控制性能的影响,同时考虑某些状态量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引入伊藤随机微分方程处理量测误差的影响,且重新设计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来改善高速列车的控制性能。通过数值仿真,并与既有文献的鲁棒H∞控制器对比,验证本文提出的鲁棒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研究具有系统和通信时延、不确定性、外部干扰、量测误差和数据丢包因素的高速列车控制问题。由于高速列车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数据时存在数据丢包现象,因此,基于伯努利分布建立更接近实际情况的高速列车T-S模糊多质点模型,并使用随机网络控制方法,设计具有数据丢包的输出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提出的控制策略既能确保高速列车在低能耗下平稳安全的运行,又能实现精准停车。
其他文献
古代壁画是由不同时期人类创造的一种绘制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的具有装饰和美化功能的绘画形式,其内容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多数古代壁画都因年代久远和保存环境的改变而面临着或正在遭受着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劣化和破坏。近年来,微生物导致的壁画退化问题逐渐受到文化遗产保护工
板级磁芯是国防军工及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微电路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装的可靠性对产品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从根源上解决板级磁芯粘接的可靠性问题,文中通过分析板级磁芯粘接失效机理,创新性地引入可靠的磁芯粘接胶和新的灌封工艺设计,对磁芯粘接胶和灌封工艺进行针对性的探索;并采用含玻珠的新磁芯粘接胶对板级磁芯进行粘接,淘汰真空浸入式灌封而采用新的旋转灌封工艺,形成高可靠的板级磁芯组装工艺技术,彻底地解
在西北独特的生成和赋存环境下,非饱和黄土形成以粉粒为主、结构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的特殊物理特性,且微观孔隙连通结构具有弯曲性、不定向性和随机性,导致其中的水-汽-热耦合输运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相变和耦合运移问题。将水蒸气增湿技术与强夯法联合处理黄土地基,是大厚度黄土地区地基处理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但其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探索水蒸气在土体微小骨架孔隙间运移时,多物理场和相变影响下的热湿迁移机制,研究水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海盐湖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由于该地区的恶劣气候环境和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严重不足,亟待研制一种适应这一恶劣环境的混凝土修复材料。磷酸镁混凝土(简称MPC)具有早强、快硬、粘结性优、耐久性好等特点,在修补工程领域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在磷酸镁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J)、活性材料二氧化硅(Si)制备改性磷酸镁混凝土,大大的提高了其耐久性能;通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出现速度等级在100 km/h~160 km/h范围内的快速地铁和快速市域铁路工程案例,而国内地铁运营里程占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的73%以上,且在阻塞比大、隧道结构复杂、行车密度大和存在多对列车在隧道内同时跟踪运行等复杂条件下产生的隧道压力波问题需要关注并展开研究。本文考虑了地铁隧道带有风井、列车在隧道内跟踪运行和车站位置起停的情况,结合国内快速地铁列车对隧道空气动力
膜下滴灌技术为南疆干旱地区创造了明显的节水效益,然而膜下滴灌形成的局部湿润区只能将盐分淋洗到耕层底部,在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上升的作用下,生育期内返盐现象明显,由于灌排措施不配套,导致淡水资源的进一步短缺,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和节水灌溉之间的矛盾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和田间试验,利用研究了微咸水对暗管排水土壤盐分置换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了非生育期微咸水淋洗和生育期淡水滴灌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空间关系是指地理空间实体或现象之间由于空间位置而引起的关系,包括距离、方向、拓扑、相似及相关关系。作为空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相似关系,包括图形相似、拓扑相似、语义相似及场景相似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空间认知与推理、空间数据查询与匹配及形态识别等空间数据智能化处理,特别是地图自动综合领域。等高线作为三维(3D)地形地貌在二维(2D)平面最有效的表达方式,无论是缩编较小比例尺地形图还是基于地形的地学
通过高梯度四极磁铁的使用,MBA-Lattice的设计允许在较短距离内采用更多弯铁,从而可以实现更低的束流发射度。相比目前上海光源储存环四极磁铁,衍射极限环四极磁铁的磁场梯度至少要提高4-5倍。常规电磁型高梯度四极磁铁铁芯通常处于饱和状态,磁效率较低。除此之外还有超导四极磁铁、永磁四极磁铁等不同类型的高梯度四极磁铁,但都有各自的困难和局限性。本论文通过模拟计算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四极磁铁的励磁特性,设
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巨大。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全球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充当“指示器”的作用。植被变化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气候因素影响植被变化趋势和波动程度,而地形因素影响植被基础分布。在高海拔地区,温度是影响植被生长的主导因子,在干旱地区,降水为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并且植被生长对降水的反应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祁连山是中国西北干旱区重要的山脉之一,地